作者: 通讯员刘佳文 王治峰 李正哲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642 应城城区航拍。通讯员孙缙 摄 应城市组织党员干部家属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共筑廉洁防线。通讯员应荣梅 摄 应城市开展"红廉"故事宣讲大赛。通讯员刘佳文 摄 应城市南垸良种场乡村渡口焕新启航。通讯员吴涛 摄 应城市田店镇年轻干部帮助瓜农销售西瓜促增收。特约记者李梦婷 摄 应城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在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了解业务办理情况。通讯员吴凡 摄 (通讯员刘佳文王治峰李正哲)3月以来,应城市委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孝感市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市1126个基层党组织、3.1万余名党员积极主动参与,通过深学细查实改,进一步提高政治修养、提升理论素养、激发干事动力,为加快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奋力建成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支撑点提供了坚强有力作风保障。高站位善统筹,严督导促推进,夯实学习教育思想根基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身教是执行的榜样。应城市委坚持主责主担,第一时间安排部署,高规格成立工作专班抓统筹,高标准组建督导组抓关键,结合学习教育阶段性特征,对各级党组织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指导,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有关要求贯通到一线、落实到基层。应城市委常委会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带头制定实施方案和“十个一”的示范落实重点任务具体措施,列出13项具体任务;30余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党的建设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调度面上情况和重点工作。市委常委同志扛牢“一岗双责”,50余次深入分管领域和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建立健全宣传引导工作机制,累计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1100余篇。其中,建立旁听庭审警示教育联动机制的做法登上《湖北日报》头版头条,为民调水解农田干旱的新闻10次亮相央视,年轻干部“红廉”故事宣讲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一张清单破解千亩良田灌溉难》、南垸良种场《美丽渡口改造铺就群众安心渡》、田店镇《一部手机一条路助力西瓜出村》3个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为学习教育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学查改真贯通,破难题促实效,推动作风建设见行见效在学习教育中,应城市聚焦“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狠下功夫,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坚持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应城市始终把学习研讨摆在最突出位置,市委常委会带头举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和交流研讨,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组同步举办读书班,集体到孝感市警示教育基地、孝感(应城)市孝廉文化教育基地接受沉浸式教育;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专题党课,示范带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分管领域、部门或所在党支部讲专题党课1660场次;广大党员通过“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开展学习讨论2152场次。坚持“精准滴灌”,提升学习成效。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轮训,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校主体班、“蒲城先锋”大讲堂、年轻干部“铸魂提能”工程,分10期轮训825名干部;应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与49名年轻干部代表谈心谈话,引导其锤炼党性。城中街道打造“铸魂提能讲坛”,推动年轻干部上讲台、谈业务;城北街道邀请村级“领头雁”现身说法,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应城市人社局开展“岗位角色”互换活动,47名年轻干部走出办公室,带动6项政务服务迭代优化,窗口满意度明显提升。坚持刀刃向内,推进整改整治。应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深查细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市乡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建立集中整治台账456项,制定整改措施,实行整改销号、动态管理。坚持动真碰硬,狠抓集中整治。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打牌赌博、酒驾醉驾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8个专项整治和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整改问题882件,建立完善制度80项。应城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监督破解“办证难”有关做法得到省纪委监委充分肯定。应城市教育局结合“校园餐”专项整治,修订新建食堂安全、财务等管理制度43项,指导各校完善配套制度30项;发改局紧盯项目审批堵点难点,推行“快接快审”机制,实现项目建议书“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坚持造福于民,做实开门教育。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选派175名干部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挂职锻炼,主动听民声、察实情,通过“星空夜话”、屋场院子会等载体,解决群众“关键小事”902件。深入开展企业帮扶,解决证照办理、用工用地等问题80余个。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深化“家门口”就业促进行动,新增就业10561人,在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0部,5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3644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将受益5个乡镇、17万名群众,真正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应城市交通局投资1.08亿元建成27.2公里农旅路,带动特色农产品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卫健局实施县域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全市乡镇卫生院基层诊疗量增长30.37%,县域内就诊率90.23%。建机制固长效,强担当促发展,为“冲刺百强”注入强劲动力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机制管长远、管根本,最可靠也最有效。针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应城市着力从制度层面补短板、堵漏洞,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从精文减会、调研督查等方面建立健全市级层面制度22项,重点完善公务接待、督查考核、基层减负等工作规范,推动教育、医疗、民政、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印发《应城市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性文件,将“过紧日子”要求转化为具体操作规范。应城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奋力建成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支撑点中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围绕“六全六力六为”制定21条具体措施,以制度机制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思想上得到升华、政治上得到锤炼、作风上得到净化,成为该市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与之对应的,则是应城实打实的发展“成绩单”。上半年,应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16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省同类县市平均水平、孝感市平均水平、去年同期水平,有力履行了经济大县挑大梁的政治责任。蒲城大地活力涌动,作风建设永不止步。应城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将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硬作风扛起“冲刺百强县、建成支撑点”使命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应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