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探头”下沉一线 清除群众身边“微腐败”
日期:09-26
作者:
全媒体记者汪泉 通讯员苗莳荭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357
全媒体记者汪泉通讯员苗莳荭
初秋傍晚,孝昌县花园镇高建村的活动广场上格外热闹。饭后散步的村民与巡察组干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出心中的“堵点”:“抗旱专线老是跳闸,一直没彻底解决”“水电站电压不稳,抽水泵根本转不起来”……面对群众反映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巡察干部认真倾听、逐一记录并回应。
今年3月,七届孝昌县委第八轮巡察第二巡察组进驻花园镇,采取“镇村一体”巡察模式,对镇党委及所辖26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全面“政治体检”。
广泛发动,靠前走访
“村干部办事给不给力?”“惠农补贴都发到位了吗?”巡察组每进一户,都与群众促膝长谈,鼓励大家敞开心扉、直言不讳。
对村巡察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群众参与度。一方面,巡察组借助“云上孝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滚动发布巡察公告,通过党员群、村民群广泛推送“荆楚码上巡”二维码,在村口巷尾张贴公告、悬挂横幅,全面拓宽反映渠道。另一方面,落实“五天四夜”驻村工作机制,白天赶集“摆摊”发资料,晚上走访开“屋场会”,真正融入乡村、贴近百姓。巡察期间,累计张贴公告32张、悬挂横幅26条,发放印有巡察宣传内容的围裙1000件、方便袋800个,设置意见箱6个,走访群众15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
因村施策,精准监督
“哪里矛盾集中,巡察就先到哪里;什么问题突出,就从哪里破题。”孝昌县摒弃“一刀切”做法,因地制宜制定巡察方案,推动监督精准落地、直击要害。
科学划分类别,优化人员配置。根据村情社情复杂程度,将26个村(社区)划分为重点类、普通类和较好类三类,实行差异化巡察。基础较好、问题较少的村“快进快出”,1-2天完成巡察;体量大、矛盾突出的村则投入更多时间“巡深巡透”。
强化流程指引,突出监督重点。制定出台对村巡察工作规范,从巡察准备、进驻、成果运用、整改督查到立卷归档,全流程优化41项环节,新增9个标准化模板。围绕“小微权力”、“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民生实事等4类重点,定制个性化监督清单,让巡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联动监督,即察即改
“洞山社区原书记胡某某涉嫌截留土地费用70万元……”巡察中发现该线索后,迅速移交县纪委监委。仅一周时间,胡某某被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6月10日移送司法机关。
孝昌县持续深化“纪巡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对涉及群众“钱袋子”“米袋子”“药瓶子”的问题线索,即发现、即移交。一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被严肃查处,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清。
“巡察效果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对走访中发现的一批操心事、烦心事,巡察组及时向花园镇党委交办立行立改事项,推动快速整改、见到实效,确保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利益。
截至目前,本轮巡察共发现花园镇面上问题397个,立行立改35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个,移交问题线索29件,巡中成案10件,留置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据介绍,孝昌县将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持续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对村巡察走深走实,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