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孝感日报

中原突围是大别山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生动实践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 01版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胡玖明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374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46年6月,发生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宣化店的中原突围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在中原突围中彰显出的“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突围”精神,是大别山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生动实践。重温中原突围历史,缅怀中原突围英烈,弘扬中原突围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温中原突围的历史贡献

站在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中看,中原突围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认为其内战部署就绪,密令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统一指挥第五、第六绥靖区30余万部队,对中原军区部队“严密封锁、分进合击”,计划于6月26日展开进攻行动,7月1日发动总攻,48小时内将中原军区部队“一举包围歼灭之”。在完成牵制敌人,延缓内战爆发的战略任务后,中原局、中原军区请示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于6月26日主力兵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以第一纵队第一旅向东佯动,伪装主力吸引敌人,掩护大部队跳出包围圈。6月23日,毛泽东电复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6月26日,中原局、中原军区部队遵照中央指示,于当晚开始撤离驻地宣化店,展开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的企图。中原突围,胜利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站在百余年党史的历史长河中看,中原突围具有转折性的深远影响。李先念亲自部署和指挥的中原突围战役,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尤其是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原突围所建树的历史功勋,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它是人民军队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执行战略转移任务的经典战例,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卓越的指挥艺术和顽强的战斗作风,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原突围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敌军重兵,为后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实施战略进攻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建立新中国伟大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感悟中原突围的精神实质

中原突围及其前后的伟大斗争实践,孕育形成了宝贵的中原突围精神。它与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原突围以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政治本色,铸牢了大别山精神的灵魂内核。中原军区部队全体将士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追求,在“困苦之状不亚于长征后一阶段”的严峻局面中,以“苦熬必胜”的信念,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牢牢牵制在自己周围;以“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英雄气概斩关夺隘,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铁壁合围,胜利实现战略转移。历史表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是中原突围及其前后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原突围以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精神品格,绘就了大别山精神的鲜明底色。中原军区部队作为我党我军解放战争全局中的一颗战略“棋子”,坚决服从解放战争的全局利益,舍小我、顾大局。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