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175家中小企业纳入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
日期:09-09
作者:
全媒体记者肖青松 通讯员李绪杨 刘昌铸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86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肖青松通讯员李绪杨刘昌铸在爽露爽公司生产车间,一袋袋不同口味的米酿被快速生产出来,工人们仔细检查产品包装,精准调配到不同的库存档口,及时调拨并销往全国各地。爽露爽公司是我市今年省级数字化转型改造试点企业,目前已完成数字化试点转型改造。9月1日,公司市场部经理沈煜介绍:“通过精准需求预测和JIT管理,排产效率提高60%,设备利用率从70%提升至90%,库存水平降低20%-35%,供应链协同率大幅提升。”
同爽露爽公司一样,今年我市共有175家中小企业纳入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纸(卫)塑包装、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四个试点行业,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数据化。
试点企业创建成功还能获得资金补助。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统筹使用省级和市县奖补资金,经验收测评认定达到数字化水平二级、三级及以上的,按照每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的70%给予补助,每家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5万元、30万元。主要补助企业在数字化改造中购买相关软件、云服务及传感器、网关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以及相应的数字化服务支出等。
我市在推进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建设中,坚持打造示范标杆。试点实施期内将评选15个优质转型标杆企业,每家企业奖补8万元;评选2家样板服务商,每家奖补10万元;评选8个企业级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每个平台奖补15万元;鼓励企业实施“链式”转型,整合产业链,评选4个链式转型典型案例,每个奖补10万元。
除了资金,服务也跟得上。为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我市建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公开遴选了24家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构建“企业+行业+区域”三层服务框架,集数据、模型、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企业诊断、需求对接、流程管理等服务;选派高校专家担任“科技副总”,精准解决技术难题;通过“揭榜挂帅”,集中力量攻克工业软件瓶颈,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抢抓数字化转型风口,成长壮大、成为行业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