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孝感日报

从零基础到国风动画主创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 03版 :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全媒体记者王悦 特约记者王虹 通讯员杨艳容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266 暖黄色调中,跃动着布衣、老墙、泥瓦房,屋檐下挂着火红辣椒和腊肉;暴雨前乡邻们自发帮母亲覆盖刚收割的粮食堆;母亲欢喜摘菜迎夫归;家族清明再相聚……这些温暖朴实的画面,出自一部名为《我的八叶榨我的妈》的AI国风动画。
“八叶榨没有好山好水,却有最浓郁的人情味。”这部动画的作者是孝昌“00后”女孩叶苏婷,她用画笔和数字技术,重现了记忆中故乡八叶榨的风物与人情。
“它曾贫穷过,却也如此富有。”从零开始自学动画,以乡愁为舟、AI为帆,叶苏婷以诗意动画复刻了一个村庄温厚的岁月,演绎着当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守正与创新。

诗意国风动画里的浓浓乡愁

“我想把妈妈和家乡画进动画里。”21岁的叶苏婷这样说。今年8月,她连续创作72小时,几乎不眠不休,完成了两部AI动画作品——《我的八叶榨我的妈》和《农民“画家”李台清》。作品背后,是她对母亲、对家乡深沉而质朴的思念。
叶苏婷出生于孝昌县白沙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务农持家。她记忆中最鲜明的画面,是母亲早出晚归忙碌一整天的背影、父亲偶尔回家时带来的零食。“我想用诗意动画把这些记忆留下来,它们是送给妈妈也是送给家乡的礼物。”
作品中,母亲锄地的动作、父亲在工地脚手架上穿梭的脚步、老屋上升起的炊烟……每一个细节都源自真实生活。叶苏婷尤其擅长捕捉情绪的温度:母亲眼角皱纹的走向、黄昏时稻田的金色光晕、李台清作画时微微颤抖的手。她说:“乡愁不是宏大的概念,它藏在每一个具体的物、具体的人身上。”
叶苏婷作品里的视觉语言与叔叔叶佑天教授提倡的“诗意动画”一脉相承——用视听吸引人、以角色表演叙事、以情感动人。她用AI技术重构的不仅是场景,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想让更多年轻人看见父辈是如何生活的,看见土地里也能长出艺术。”
“作品倾注了她对乡土最真挚的情感,它让我回忆起故乡久远的人和事。”韩国韩瑞大学动画专业博士唐宁感触颇深。

扎根泥土的艺术传承

叶苏婷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生。她专科读的是计算机专业,绘画是“从零开始”的。
“高考成绩不好,当时很迷茫,叔叔启发我拾起绘画爱好,为梦想努力。”整个读专科期间,她利用寒暑假跟着叔叔叶佑天在壹葉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学画。
叶佑天是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知名视觉艺术家,对侄女的要求异常严格:“没有基本功,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那两年,叶苏婷的生活被速写填满。课间10分钟、周末,她无时无刻不在画画,同学相邀出门都要“预约”。
“我起步晚,必须加倍努力。”累计170多本速写本、3万余张练习稿,记录着她从门外汉到主创的蜕变。今年,她以专升本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艺术类本科,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除叔叔之外,孝昌农民画家李台清是另一位关键引路人。李台清种着120亩水稻,农闲时执笔画乡间——农事、民俗、孝道故事都是他的题材。这位扛得起锄头、握得住毛笔的老人,闲暇时间还会手把手教村里的孩子在宣纸上勾勒线条。
从不计较作品能否展出、能否卖钱,“就是想画”。这份纯粹感染着叶苏婷:“李爷爷坚韧、热爱生活,对乡土创作很执着,他让我明白,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生长在泥土里。”
她以李台清为原型创作动画,40余幅画面皆源自对故乡的鲜活记忆。“我想把李爷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他是一个真正扎根于土地的艺术家。”

AI赋能下的传统艺术新生

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叶苏婷敏锐地捕捉到AI与艺术结合的可能。在《我的八叶榨我的妈》中,她采用“AI生成+手绘精修”的方式——用AI快速构建场景和布局,再亲手刻画人物神态、服饰纹样、肌肤质感。“AI能提高效率,但不能替代情感。妈妈脸上的皱纹必须由我一笔笔画出来,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在叔叔的手把手教导下,她尤其注重乡土的视觉真实感:稻田的金黄饱和度、老墙的斑驳肌理、傍晚天光的渐变层次,都经过反复调试。“技术是工具,人才是灵魂。”
更让她兴奋的是,AI或许能成为乡村艺术的“新农具”。“像李爷爷这样的农民画家,如果有AI辅助,创作门槛会大大降低。”她期待未来能试行“AI+孝昌非遗”计划,用技术复活雕花剪纸、楚剧等传统艺术,“让古老技艺被年轻人重新喜欢。”

跨界突围与未来愿景

无绘画基础,两年追上美院学生——叶苏婷的逆袭并非偶然。除了超常勤奋,她也受益于计算机专业带来的数字思维:“我能更快地理解AI工具底层逻辑,整合不同软件完成工作流。”
2024年,她参与“壹葉堂”团队创作的多部动画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如今已成为团队主创。回顾突围之路,她说:“最大的瓶颈其实是对自己的怀疑。但叔叔告诉我,艺术最本质的是真诚——你对家乡有多真,笔下的画面就有多动人。”
叶苏婷还计划回孝昌,教村里的孩子画画:“我想带他们用AI画田埂、画老牛、画爸爸妈妈。艺术不是遥远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她也想对无数像她一样出身乡村的青年说:“不要被起点限制,无论身处何境,都可利用当下拥有的,去坚持热爱,奔赴梦想。”
“家乡是最独特的财富,真实的生命经验,远比技巧更重要。”从计算机专业到国风诗意动画主创,从八叶榨湾到武汉高校,叶苏婷用画笔与AI延续着一份跨越代际的乡愁。正如她所说:“我没有离开家乡,我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