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专项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
日期:09-08
作者:
全媒体记者汪泉 特约记者刘钊 通讯员刘雨飞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892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汪泉特约记者刘钊通讯员刘雨飞“产业车间计划何时投产?”“项目建设存在哪些困难?”“职能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挪用资金等行为?”……近日,大悟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黄站镇李园村黄茶加工产业项目现场,详细了解工程进度、资金使用及部门履职情况。
大悟县纪委监委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巡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是我市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聚焦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和乡镇财政资金三大重点,全面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专班推进、链条督导、精准问责、长效建章,推动资金监管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我市建立周调度机制,定期听取进展、部署工作,分管领导一线调研,现场协调解决难题,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水利和湖泊局纪检监察组牵头建立专项整治协作机制和“四清单”管理,通过列席会议、个别谈话、周通报月调度、发放交办函、联动检查等方式,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行业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派驻机构强化监督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排查问题: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上级交办线索;对2022年以来资金使用监管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梳理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日常监管、舆情信访等渠道反映问题;选取资金密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项目,直插农户和现场实地核查。
“我们联合职能部门,对问题集中地区进行复核,确保问题查得准、查得实。”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水利和湖泊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整合办案力量,统筹运用“室组地”“组组”联动及指定管辖、异地查办等方式,对问题线索快查快结,严肃查处监管不力、失职失责、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作风和腐败问题。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市纪委监委剖析根源,发出纪检监察建议11份,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制度252项,从源头规范资金管理,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闭环,实现长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