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竞速队:在奔跑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日期:09-05
作者:
全媒体记者李琛 实习生袁雨欣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172
全媒体记者李琛实习生袁雨欣
8月16日清晨六点半,槐荫公园的林荫道上,一群孩子正迎着朝阳奔跑,他们的脚步声整齐而轻快。队伍前方,一个身影格外忙碌,他一边举着手机拍照,一边调整队形,随身小音箱里传出节奏欢快的音乐。他是这场跑步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一位孩子家长——毛友林,孩子们亲切地叫他“毛爸爸”。
毛爸爸与女儿的晨跑故事,是这场跑步活动的起点。
四年前,毛友林每天带女儿毛嘉怡来公园散步,初衷是想让她养成运动习惯。毛嘉怡上一年级后,他叫上她的同学一起跑步锻炼。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如今,活动微信群里已有两三百名成员,每次固定活动都有30多人到场。
随着队伍不断壮大,孝感马拉松长跑运动协会也加入进来,提供专业支持。协会帮助组建了“孝感跑协小太阳竞速队”,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跑步集体。
“孩子们年龄多在6到12岁之间,训练要科学,避免运动伤害。”跑协副会长陈海红介绍,她和协会成员常在现场指导,带着孩子们跑前热身、跑后拉伸,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运动习惯。跑协的参与,让这支队伍更规范、更安全。
孩子们跑完步后,还会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达人秀”。有人演唱歌曲,有人展示空翻,还有人背诵诗词。
毛友林翻开手里那本卷边的课外诗词手册,喊一声“今天谁先来?”孩子们争相展示,《将进酒》《满江红》《长歌行》在晨风中朗朗回响,公园的一角变成了户外课堂。
“孩子们的笑声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毛友林说,“毛爸爸”的称号让他既欣慰也有压力。几十个孩子一起锻炼,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好在,总有热心的家长伸出援手。有人冬天早起煮好暖暖的银耳汤送到公园,有人主动帮忙组织队伍。一个人的热心,慢慢变成了一群人的坚持。
7岁的彭僖宥,是队伍里坚持最久的孩子之一。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他便跟着“毛爸爸”跑步。两年多过去,他不仅能轻松完成三公里跑,还能和大人一起参与徒步登山。他的母亲姜妮是一名老师,她欣慰地说:“孩子现在很爱运动,有时候我们工作累了,他会拉着我们出去锻炼。”
如今,毛嘉怡即将升入五年级,每天早起锻炼已是习惯。晴天在公园跑步,雨天就在小区跳绳。她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累计义工时长已有20多个小时。在父亲的影响下,运动与公益早已成为她日常的一部分。
“一次跑步可能无法带来很大的变化,重要的是培养习惯。”毛友林说,“让孩子们明白,锻炼像学习一样,贵在日积月累。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的不只是强健的体魄,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每逢周六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槐荫公园时,整齐的脚步声都会再次响起。晨练的市民,也见证了这群孩子的成长。有人路过时喊一句“加油”,有人停下观看,还有人举起手机拍下孩子们的身影。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成为槐荫公园一道特别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