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全媒体记者杨勘 通讯员唐星星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525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践中,如何以制度之力让作风整改落得更实、使民生福祉惠及更深、将思想根基扎得更稳?
我市坚持以系统思维抓制度建设,锚定“常态长效”目标,既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解当下突出问题,更以系统思维构建制度体系,推动学习教育成果从“阶段性突破”向“系统性提升”跨越,为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注入持久动能。
扎紧制度笼子
以刚性约束锤炼过硬作风
作风建设既要解“燃眉之急”的“当下改”,更要固“长效之基”的“长久立”,这是破解作风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法宝。
我市坚持将“四风”问题整治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治理一体推进,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真正长出“钢牙齿”。
全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体系:针对调查研究“走过场”、服务群众不扎实等问题,制定修订市级领导工作联系点、龙头企业培育、“高效办成一件事”等27项机制,将为民服务的要求具象为可操作的流程;围绕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出台3项基层减负制度,切实为干部松绑减负;针对违规吃喝、铺张浪费等风险点,完善41项廉洁制度,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各地各部门作为落实主体,同步发力,让制度约束直达“神经末梢”。市公安局以“千警联千企”包联服务为载体,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将制度要求嵌入执法全链条;澴川国投集团结合企业作风建设制定了11个方面、118条禁令清单,以“清单式”刚性约束划清行为红线;应城市印发《应城市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实施细则》,严控会议经费,将“过紧日子”要求转化为具体操作规范,推动作风建设在细微处见真章、得实效。
截至目前,全市新制定或修订制度机制110个,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正加速转化为治理效能。
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市纪委监委以“风腐同治”为抓手,联动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开展校园餐、农村“三资”、乡村振兴等8项专项整治,实现中小学食堂财务、村(社区)“三资”审计全覆盖。通过建立集中会商研判、边巡边移边查等机制,推动巡察监督与执纪执法无缝衔接,将“查”的力度与“治”的实效贯穿始终。同时,将“风腐一体”典型案例的“活情况”作为警示教育的“活教材”,既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更让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真正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片、治理一域”。
转化民生实效
以制度温度厚植为民情怀
制度的温度,藏在群众的获得感里;制度的效能,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我市将制度建设的“刚性”与民生服务的“温度”相结合,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不光生娃有补贴,连新生儿户口、出生证明这些手续,在手机上点点就能办,真是太省心了!”刚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生育的刘女士忍不住为便捷服务点赞。为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市卫健委出台《孝感市鼓励生育若干措施》,在孕育、生育、养育全流程投入“真金白银”,并同步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户口登记、医保登记、生育费用报销等7个事项整合打包,通过优化办理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实现“一窗受理、全程无忧”的一站式服务。
基层一线的制度实践更显温度。大悟县教育系统“剑指”形式主义,梳理10类38条问题清单,制定涵盖7方面26条负面清单,推动发文、会议、检查数量减少60%以上,让教师轻装上阵回归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孝昌县以制度织密“护薪网”,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