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孝感日报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 02版 :时政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570 上接1版

以车间为主体的工艺、设备、环保专业监管管理体系,将节能减排融入生产运营各环节。
目前,公司在新疆扩建原料厂,进一步提升产能和产品质量。公司的二期项目也将于今年年底完工,达产后,可年产甲基磺酰氯3万吨、甲基磺酸2万吨。

装上智慧芯,开启“智”造路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中控室内,40块监控大屏正显示联碱生产各环节实况。工人师傅陈应和十几个同事各自紧盯面前的电脑,查看车间运行情况。
电脑上,数字、文字、图片等各类信息正实时跳动。陈应一个人负责整条联碱干燥生产线,游刃有余地管理着从分离机到下料、进干铵炉、出料、包装等生产全过程。经过数智赋能,陈应目前一人可管理3至4台电脑,相当于管理三四个操作系统,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湖北双环是一家传统化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智改数转”政策导向,加快“智”造步伐,实施“5G+云网筑基应城双环智能工厂”项目,为企业生产定制“智慧大脑”,工厂环境也升级为智能管理。
公司智能工厂建设始于2023年,2024年8月智能工厂投入试运行。运用5G专网、视频AI智能分析等新技术,构建了集风险预警、隐患排查、作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数据快速采集和就近计算,让企业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决策。同年底,智能工厂一期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升级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2024年至2025年,双环智能工厂分别成功入选第一批湖北省5G工厂名单、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标杆应用案例以及先进级智能工厂。
湖北双环科创中心主任廖鹏介绍:“双环今年4月投产的联碱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2月投产的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也一并纳入智能工厂标准建设。项目已全面投入运营,目前能耗下降28%左右。”
建设智能工厂,关键目的是把效率提上去、成本降下来。廖鹏说,双环智能工厂建成后,公司人力成本下降了20%、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原材料浪费减少了10%。

调整新结构,培育“新”动能

应城市盐化西路,云图控股应城基地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忙碌在各自岗位。新建的设备塔高高耸立,栈桥式输盐管廊横跨宽敞的路面。
“整个项目投资75亿元,包括7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复合肥、150万吨精制盐、30万吨重质碱、20万吨硝酸钠和配套智能仓储等项目。”云图控股应城基地行政总监谢建伟介绍。
谢建伟说,之所以启动新项目,主要是通过建设合成氨及其相关上下游项目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盐化产业“卤—盐—碱—肥”循环示范产业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云图控股应城基地实施多个技改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标,甚至远超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今年初,云图控股应城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这不仅是一张金光闪闪的“绿色名片”,更是为企业指明了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路径。
目前项目工程已完成80%,4个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主要设备安装到位,现在主要任务是管廊及辅助设备安装。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明年一季度开始试生产。
“随着新项目的成功实施,70万吨合成氨项目将较传统工艺能耗大幅降低。云图控股应城基地将实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有望成为应城市首家百亿级企业,从而形成‘老厂提质、新厂增效’的绿色发展格局。”谢建伟表示。
应城市正在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加快形成规范化、长效化培育机制,不断增强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坚持以“绿”为底的发展理念,应城正坚定地向“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