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全媒体记者卫冬 通讯员李晓峰 余亚萍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132
(全媒体记者卫冬通讯员李晓峰余亚萍)
8月1日,安陆市巡店镇同兴村湖北楚飞农业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连片的稻田边,一架架农业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有了无人机,咱们再也不用辛苦下田打药了。”眼前的场景和乡亲们的笑容,让安陆80后“新农人”王飞更加坚定了“用科技改变农业、用智能服务农民”的信心。
“当时考虑到双亲都已年迈,就想回到父母身边。”2018年,已是江苏聚丰园林机械有限公司华中区域销售经理的王飞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返乡创业。
回到熟悉的故乡,王飞发现昔日的小伙伴们基本都在外地务工、经商,年迈体弱的父辈们无力耕作,不少田地不得不抛荒。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给庄稼打药。”从老人们的“牢骚”中,王飞敏锐发现商机:当地无人机飞防作业市场尚是空白,大有可为。王飞曾经在江浙一带农村看到当地农业合作社大量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深知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
“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我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为补上专业短板,他从零开始系统学习农业技术,尤其关注智慧农业与低空装备在农业中的应用。2019年,他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新农人,创办湖北楚飞农业有限公司。农业无人机的引进与应用,成为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的发展方向。
创业路上无坦途。无人机操作的熟练度、不同作物与地形的作业参数设置、农户的接受度、初期设备投入的压力曾让他屡屡碰壁,但王飞从未退缩。政府部门组织的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交流班,他总是第一个报名。从精准植保到高效播种,逐项攻克技术难关。他获得了湖北省农业讲师认证、中国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资格,取得了农业无人机操作高级证书。
在王飞的带领下,楚飞农业的无人机团队逐渐成熟。从最初只有几台小型无人机试作业,到后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飞防服务,无人机在农药喷洒、叶面施肥、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过去几十人一天才能完成的喷洒面积,现在一台无人机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药液雾化更均匀,利用率更高,还能减少人工接触农药的风险。”王飞介绍。在他创业的关键节点,安陆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给予了技术指导、项目扶持和培训机会,帮助他更快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农户的信任。
2022年,公司获评孝感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在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安陆市现代植保技术飞防协会正式成立,王飞担任会长。他积极组织会员开展技术交流、实操培训,带动更多人掌握这一新技能。他带领协会成员积极参与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每年开展统防统治、一喷三防、一喷多促服务面积20余万亩,实现农药化肥减量20%,粮食增产15%,农业低空经济产值达到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