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865
|
|
|
|
|
|
|
|
|
|
上接1版 “摊贩服务微信群”更成了24小时连心桥。摊主老王的小吃棚在暴风雨中受损,求助信息发出不到20分钟,城管队员就冒雨赶来修复。“这哪是管理,分明是服务到家了!”老王的感慨道出了摊贩们的心声。
城市驿站:小处着力显温情
“孩子在这儿有大学生辅导作业,我上班踏实多了!”湖北芬怡服饰有限公司职工张静每天上班前,都会把孩子送到厂区的城市驿站。暑假里,这间小屋成了“托管乐园”,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画画、读书,笑声不断。 今年以来,云梦县聚焦群众“临时休憩、托管帮扶”等需求,推进100个城市驿站建设,目前已建成88个,这些驿站如“温暖明珠”散落于工厂、社区、学校周边。 “群众需要啥,我们就补啥,每个驿站都能精准对接需求。”城关镇党委副书记王铮介绍,驿站坚持“一站一品”:工厂周边侧重子女托管,社区里主打养老休闲,学校附近聚焦学生安全。 如今,驿站不仅是“便民点”,更成了基层治理“前哨站”。“有居民反映驿站附近路灯不亮,我们当天就联系市政部门修好了。”曙光社区驿站管理员说。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增暖意
“足不出户就办完了业务,太省心了!”云梦一中杨会计对税务“智税行”赞不绝口。 云梦县税务局创新“智税行”模式:精简窗口后40%业务“即来即办”,强化线上服务让98%业务“一网速办”,建立“全链条联动”机制实现23类业务“一窗受理”,超七成纳税人节约了成本。 在不动产登记领域,该县推出“证缴分离”“票税分离”等措施,破解12个楼盘历史遗留问题,22311户中89%实现“应登尽登”,50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拿到产权证。同时,以“登记难”破解为契机,全县深化“三地一房”改革,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5个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119个村超10万元。 从摊贩的安稳生计到驿站的贴心服务,从指尖办事的便捷到产权登记的清零,云梦县以开门教育为抓手,把作风建设成效写在群众笑脸上,让“民生温度”持续升温为发展“热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