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08 时政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沈明晶 通讯员 解邦军

金秋九月,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的辣椒田迎来丰收。一眼望去,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分拣、晾晒,欢声笑语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充满活力的村庄,曾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负债近300万元的困境村。转变始于2021年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驻村工作队的到来。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产业。面对“如何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这道必答题,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高度重视熊家岗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调研,召开“屋场会”倾听民声,协调、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赴贵州、荆门、随州等地考察取经。经过反复论证,大家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辣椒产业上。

“产业选得准,更要干得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驻村第一书记吴中军回忆,起初不少村民持观望态度,种植主力多是党员、干部。为了打消顾虑,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单位支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襄阳红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红谷公司),并争取100万元乡村振兴帮扶资金,建设辣椒深加工生产线、冷藏库等配套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第一季种植结束,算账时村民惊喜地发现:收益可观!实实在在的效益,迅速点燃了大家的种植热情。如今,熊家岗村的辣椒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亩示范基地,扩展到1300亩,还注册了“熊岗红”商标,村里超过一半的劳动力参与到辣椒产业链中。

规模上来了,如何提升价值?驻村工作队与村集体共同谋划,推动建设村级产业孵化园,整合烘干车间、冷藏库、农产品展销中心和电商直播间,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2023年,熊家岗村与红谷公司深化合作,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消化本村辣椒,还为南漳、保康等周边地区提供来料加工服务,产业链年产值近60万元,村集体收入较上年增长50%以上。

产业兴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村里请我操作辣椒加工设备,一天150元,月收入4500元左右,能在家门口上班,心里特别踏实!”村民黄秀保高兴地说。

火红的辣椒,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如今,种植规模的扩大再加上专业公司的运作,熊家岗的朝天椒声名远扬,客户络绎不绝,越来越“红”,就在这个收获季,山东、贵州、重庆的客户纷纷前来寻求合作。

今年,熊家岗村又新建占地4.5亩的智能化育苗研发温室,采用温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全年育苗,满足600亩辣椒种植需求。

以小辣椒撬动大产业,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持续帮扶下,熊家岗村已成功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筑基、链条延伸、群众增收”的振兴之路。辣椒酱、辣椒面等深加工产品陆续推出,产业附加值持续提升,小辣椒真正成为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一幅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