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一处红绿相映的诗意栖居地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06 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缠绕在山腰,车辆沿着盘山公路驶入保康县歇马镇白竹村。窗外是满目苍翠的森林,耳畔是深谷溪流的潺潺水声,沁人心脾的空气瞬间洗去了旅途的疲惫。这个深藏于大山怀抱中的村落,正以其独特的红色底蕴与蓬勃的绿色生机,向世人展示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白竹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矗立在村口,与之相邻的泉湾小区白墙黛瓦,整齐划一。村党支部书记吴启芝热情地迎了上来。正是这位被村民称为“领头雁”的书记,带领村民走上振兴之路。

在吴启芝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石磐岭上的吴德峰故居。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吴氏庄园,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陈列着吴德峰同志革命生涯的图片和实物,生动再现了他从热血青年到坚定革命家、从隐秘战线领导者到人民市长的光辉一生。

从红色历史中走出,我们来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产业融合带。在通往九路寨景区的公路旁,“四坊两中心”依次排开——辣椒坊、豆腐坊、曲酒坊、手工艺坊、农产品展销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坊间飘出的阵阵豆香、酒香引人驻足,游客不仅可以观摩传统工艺制作过程,还能品尝到最新鲜的农产品。

旁边的展销中心里,“白竹十宝”——辣椒酱、土蜂蜜、手工布鞋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与之配套的白庄客栈,集智能民宿、红色主题餐厅于一体,能同时接待300人。

紧邻白庄客栈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内设“红色印记”“红色英模”“红色精神”等五大展区,系统展示了当地的红色文化。馆外环境清幽,设施齐全,它不仅是红色教育的新阵地,也成了白竹村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从党员政治生活馆出发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与白竹村联动的九路寨生态旅游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奇峰怪石,黄龙洞内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景区与白竹村紧密协作,形成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交织的“红绿交融”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研学、观光团队。

谈及村庄的蜕变,吴启芝感慨万千:“白竹村能有今天,核心就在于‘党建引领、红绿融合’。我们牢牢抓住吴德峰故居这张红色名片,将其打造为重要的教育基地。同时,借力九路寨景区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最终目的是让村集体增收、让村民致富。”

展望未来,吴启芝胸有成竹:“我们要继续深化‘红+绿’文章。提升红色教育基地的内涵;推进香炉山茶文化生态博览园项目,做精茶旅融合;加强区域联动,形成‘村村联建、抱团发展’的更大合力。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白竹村建设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告别之际,回望这个深山中的美丽乡村:连片的产业基地、欢笑的村民……无不诉说着这个村庄的蜕变故事——红色文化为村庄注入了不朽的灵魂,绿色生态则为发展铺就了最亮丽的底色。这个曾经偏远寂静的山村,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乡村名片

保康县歇马镇白竹村

白竹村位于保康县歇马镇西南部,地处国家4A级景区九路寨的门户地带,全村现辖5个村民小组,共233户802人,平均海拔1100米。

白竹村先后获评“湖北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全国文明村”等。如今,该村正朝着“基层党建示范村、产旅融合先行村、乡村治理样板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对话

九路寨景区云崖酒店总经理周喜:

在悬崖上打造“云端仙境”

清晨云海漫入窗畔,夜晚星河触手可及。在九路寨景区缥缈的云海之巅,19栋云崖酒店如同空中楼阁,静候着每一位探寻自然的旅人。

掌管这家特色酒店的周喜,拥有28年文旅行业丰富经验。在她看来,运营这样一家高山酒店,挑战与魅力并存。“我们卖的就是‘风景’——客人清晨在云海中醒来,夜晚抬头便是璀璨星空。这种与自然‘零距离’的体验,是城市酒店无法比拟的。”周喜说。

“魅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挑战也确实并存。”周喜坦言,云崖酒店坐落于九路寨景区核心位置,四周是壮丽的自然风光,但这也意味着运营成本较高。所有物资都需要从山下运输,对供应链管理是极大考验。高山环境对设施维护、员工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周喜看到的却是机遇:“这些挑战反过来促使我们必须在服务、体验和管理上做得更精细、更有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谈到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周喜强调核心是“因地制宜,体验为王”。酒店设计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环境,大量使用本地石材和木材,房间的窗户成为天然的“风景画框”。周喜介绍,酒店不仅提供住宿,还策划了一系列自然探索活动,如秋季红叶节、帐篷音乐节,还有星空观测、晨曦云海摄影、徒步路线导览等,让客人真正“住下来,玩进去”。

在“酒店+”模式上,云崖酒店多管齐下。一方面是“酒店+文化”,挖掘保康本地的人文故事、民俗元素,策划楚文化主题夜、地方手工艺体验等。另一方面是“酒店+康养”,利用九路寨作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的优势,引入森林冥想、瑜伽、定制素食等健康养生项目。

周喜将酒店与白竹村等周边村落视为命运共同体,推动互补共赢。酒店优先采购当地蔬菜、土鸡等农产品,既保障食材特色,又助农增收,并推出“在地风味”菜单,讲述乡村故事。通过“住云崖,游白竹”线路,引导客人参观吴德峰故居、购买特产,白竹村的研学团队成为酒店客源。酒店还邀请非遗手艺人展示技艺,并吸纳村民就业,使服务更具本土特色,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面对未来文旅消费趋势,周喜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

首先是数字化赋能。酒店计划引入更智能的预订系统和客房控制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精准展示酒店特色,吸引目标客群。

其次是产品持续迭代。酒店将不断研发新的主题活动和套餐产品,如地质科普夏令营、秋季写生周、冬季雪景主题度假等,打破季节性限制,保持新鲜感。

最重要的是强化品牌塑造。周喜表示,努力将“云崖酒店”打造成保康乃至鄂西北地区的一张文旅名片,成为一个让人想到“诗意栖居”“云端度假”就能立刻联想到的品牌。

“路虽远,行则将至。”周喜望着窗外起伏的山峦说,随着保康县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云崖酒店一定能成为这座“天空之城”最迷人的注脚。

策划统筹:张成武 龚莉 廖双来 王虎 王婷

本版文/图:全媒体记者 周建春 张晋瑜

特约通讯员 付乐 邢忆星

通讯员 王志国

视频制作:全媒体记者 李澍宇 张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