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金晶 通讯员胡曼曼)9月20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民辅警来到东津新区,利用周末加班加点为辖区1000辆美团共享电动车集中办理登记上牌业务。这批新亮相的共享电动车有一项新功能,那就是市民在骑行时必须佩戴头盔,否则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据了解,这批共享电动车的号牌样式发生了变化,底色更换为绿色,号牌上清晰标注了“共享”字样和共享电动车企业名称,有效区分了社会车辆和共享车辆。市车管所民警告诉记者,使用此号牌不仅便于交管部门精准监管,也为市民识别正规共享电动车提供了清晰标识。
此次上牌的1000辆共享电动车,车牌上还标注了“限东津区域”字样。据民警介绍,这些新款共享电动车是专为满足东津新区市民出行需求推出的,通过电子围栏技术限制在东津区域使用,不能跨区域骑行;车辆最高时速控制在25公里以内,符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市车管所相关负责人说,这批共享电动车最重要的变化是新增了“智能头盔”和一次性“清洁头套”,可实现“取盔通电、戴盔骑行、摘盔断电”等功能:车辆在开启前或使用过程中,如果骑行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或摘下头盔,车辆将自动切断电源,需戴上头盔才能继续骑行。一次性“清洁头套”为市民提供卫生防护,让每一次骑行更安全、放心。
襄阳美团共享电动车运营商表示,该企业后续将陆续增加这一新款车辆的投放数量,满足市民的骑行需求和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