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2025年襄阳科技学术发展报告》发布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02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洋 通讯员孙羽薇 实习生王梦雨)9月22日,在2025襄阳“隆中科创对”智享汇系列活动开幕式上,《2025年襄阳科技学术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024年,市科协持续完善科技社团管理机制,通过《襄阳市科协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学会“两化”(社会化、专业化)建设和科技服务活动项目管理,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底,市科协所属学会共计44家,其中医科学会10家、科普相关学会8家、工科学会7家、理科学会7家、交叉领域学会7家、农科学会5家,累计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77场。

企事业科协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广大企事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是扩大科协组织覆盖面的重要基础。截至2024年底,襄阳市建立企事业单位科协24家、园区科协11家,在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市营养学会、航天四院42所、襄阳市中心医院等高校、学会、企业建立了27家科技人才聚集、学术交流氛围浓厚的“科技人才之家”。

日趋完善的科技组织体系和创新平台,有效激发了科研主体的活力,科技成果产出丰硕。

2024年,襄阳市产出中文科技论文2252篇。对比上一年,工学领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增幅77.7%,新增321篇,医学领域同比增长44.4%,新增135篇,农学领域增加17篇。这表明襄阳市的科研成果呈现出以工学、医学为主导,并保持高速增长的显著特征,学科分布与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高度吻合。

2024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224件,创新主体活跃度不断增强。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至10.89件,增幅22.17%,创新密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稳步提高。同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攀升至3.55件,同比增长31.84%,专利结构与产业创新契合度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