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05 樊城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曾荆荆 江澜

“以前有事儿可能先想着找上级部门反映,现在社区干部、志愿者常来敲门,需求当场回应,矛盾门内化解,咱心里的‘疙瘩’早没了!”近日,幸福社区居民李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辖区群众对“幸福来敲门”服务品牌的认可。

几年来,幸福社区居委会以“幸福来敲门”为抓手,将服务、调解融入日常,不仅实现矛盾纠纷量逐年下降,更创下连续三年矛盾“零上行”佳绩,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精细化的特色之路。

敲门问需 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张大爷,您家煤气灶使用还方便吗?最近有没有需要代购的物品?”9月15日一大早,幸福社区由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敲门队伍,敲开了一家家大门,了解居民诉求,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走访是社区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的缩影。

社区居委会的“民情台账”上详细记录着社区的民情:空巢老人的“菜篮子”是否充足、独居老人的水电是否安全、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如何解决,都是敲门队伍用脚步换来的成果。据统计,2023年以来,社区累计开展“敲门行动”320余次,收集居民需求200余条,且全部实现“上门回应、当场解决”。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邻里关系纠纷等问题,社区创新推出“上门议事”模式。此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设计方案逐户敲门,通过开展多轮“敲门议事会”,最终就电动车充电棚选址、停车线规划等问题达成共识,让矛盾在“门内”化解。

此外,每月“法治大讲堂”也以“敲门送法”形式开展,律师、民警上门讲案例、析法条,引导居民“有诉求先沟通,遇纠纷找调解”,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诱因。

敲门调解 让邻里和谐之花处处开

为调解邻里矛盾,幸福社区精选15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敲门调解员”队伍,让他们走进矛盾现场,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纠纷。同时建立“分层敲门”机制:简单纠纷由网格员上门调解;棘手问题则联动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实行联合调解。

由于楼上住户水管漏水,赵先生苦不堪言,双方多次沟通无果。社区“幸福邻里调解室”的退休老党员王师傅得知后,主动敲开两户家门,在楼道里摆上小板凳,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多亏了王师傅,我们两家的矛盾总算解决了!”提起社区的“幸福邻里调解室”,赵先生连连称赞。

此前,一对夫妻矛盾重重,频繁报警,社区上报情况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祤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平安办、社区研判,并联系专业社工机构、心理咨询师上门疏导,最终帮夫妻俩解开多年心结,避免了矛盾升级。

近年来,幸福社区里的180余起邻里、物业、经济纠纷全部通过“敲门调解”成功化解,成功率达100%。

敲门送暖 为特殊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幸福来敲门’不仅解决群众难题、化解矛盾,更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提供帮扶、送温暖。”社区党委书记安巧颖介绍说。为丰富“幸福来敲门”品牌内容,针对困难家庭,社区还开展送岗位等行动;针对独居老人,志愿者每周上门探访,帮买菜、代缴水电费等。

在一次走访中,社区党委书记安巧颖发现一个15岁女孩抑郁、自卑,当即启动帮扶工作。她积极协调司法力量介入,链接心理辅导资源,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伴。如今,这个曾紧闭心门的女孩不仅考入了理想中学,变得开朗自信,还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未来,我们会继续擦亮‘幸福来敲门’服务品牌,让每一次敲门都带着真诚,每一次互动都充满温度。”安巧颖表示,社区将持续以品牌化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真正实现“小事敲开门就解,大事坐下来就了,矛盾不出社区门”,让幸福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