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名片
襄城区尹集乡观音村
观音村地处尹集乡西南侧,距襄阳南高速出口4公里,距国家5A级景区古隆中6公里,与姚庵村、木桥村等旅游名村接壤,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全村现辖5个村民小组,共385户1127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500亩,其中大部分为基本农田,山林800亩,并坐拥两座小二型水库及45口堰塘,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重点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西瓜等农作物。
见闻
一筷拈来山水味 满园欢趣不思归
散养土鸡昂首阔步,兔子在花丛旁蹦跳,几只大鹅振翅跑过……9月16日,记者走进襄城区尹集乡观音村的“田园居”农家乐,高低错落的地势瞬间拉宽了视野,极目远眺,远处的扁山如黛,轮廓在蓝天白云下清晰可见,勾勒出一幅氤氲的水墨丹青。
“田园居”农家乐占地近50亩,自去年“十一”开业以来,已发展成为融合露营烧烤、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户外KTV、台球及儿童游乐等多种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式休闲空间,打破了传统农家乐“只供就餐”的单一模式,成为市民远离城市喧嚣、沉浸自然意趣的热门选择。
餐饮区内,7间以节气命名的包间——“谷雨”“白露”“小满”等,悬挂木质门牌,静候食客。窗外是田园野趣,室内是现代舒适的就餐环境。“餐厅最大的包间可容纳20人,最多能同时接待80人用餐。”“田园居”农家乐创始人杨健介绍。
台球桌边对决正酣,团体跳绳扬起欢快的弧线,滑梯、吊床、沙池间回荡着孩子们的嬉笑声……不远处的娱乐区,欢乐氛围十分浓郁,“今日放空”“陪你撒野”“打破烦恼”等拍照打卡点前,游客们纷纷驻足,用镜头定格下难得的惬意。“这里离市区近,开车不到半小时就能到,游玩项目多,环境好、价格也实在,太适合全家出游了!”来自樊城区的游客杨如嫣笑着称赞。
沿路下行,果园中的冬桃正待成熟,青果缀满枝头,预计十一月可采摘。“五月有酸甜的杏,八九月有脆爽的梨,不同季节有不一样的采摘乐趣。”杨健指着果树说。
鱼塘边,几位钓友正静坐垂钓,鱼竿轻轻晃动。钓到的鱼可以选择放回、带走,也能请厨房加工成美味。另一侧的游客们手持小网,专心钓虾,不时有“战利品”入网,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62岁的观音村村民徐中香正在菜园中打理蔬菜,翠绿的青菜在她的照料下长势喜人。这片菜园遵循“四季轮种”的规律,全年能种出40多种蔬菜,不仅为餐厅提供了新鲜食材,也成了游客体验农耕乐趣的好去处。“这里活儿不重,离家又近,能赚点零花钱,还不耽误带孙子,我很满意!”作为“田园居”农家乐聘用的本地员工,徐中香主要负责洗碗、打扫卫生和照料菜园。
夕阳西下,露营烧烤区逐渐升温。三角木屋点缀其间,天幕下的长桌陆续迎来食客。炭火升起,烤肠嗞嗞作响、牛肉串香气四溢、豆腐外焦里嫩……浓浓烟火气中洋溢着轻松与欢笑。据介绍,这片能容纳150人的烧烤休闲区域,还免费提供三人两足、拔河和蒙眼敲锣等团建道具。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观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立满脸欣慰:“‘田园居’农家乐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除了带动就业,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创造5万元集体收入,并带动农产品销售。”
“观音村全力支持农家乐的发展。”肖立言语间满是期待,“我们希望‘田园居’农家乐成长为本地的网红打卡地——它火了,观音村的知名度会随之提升,能吸引更多游客,也为村里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带来新的可能与空间。”
对话
“田园居”农家乐创始人杨健:
以军营标准筑就田园梦
“退役时也曾迷茫过,但部队教会我永不言弃。”9月16日,站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田园居”农家乐中,36岁的杨健目光坚定。这位有17年军龄的老兵,将部队后勤管理经验融入农家乐运营,在襄城区尹集乡观音村,圆了自己的田园梦。
2023年退役后,拥有后勤食堂管理经验的杨健,怀着对乡村的热爱,选择自主创业。2024年5月,经朋友介绍,杨健来到观音村考察。当发现只有一栋房子的一片荒地时,他从中看到了机会——这里紧邻姚庵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民风淳朴,且周边缺少露营风格的农家乐。
下定决心后,杨健把钉钉子精神用到创业中。从2024年6月底开始,他每天泡在工地,亲自盯守施工——小到一株草的栽种、一块砖的摆放,大到地面平整、绿化规划,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炎炎夏日里,他顶着烈日规划景观布局;暴雨过后,他第一时间检查排水是否通畅。
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营业执照办理、土地流转等手续一路顺畅,2024年9月底,“田园居”农家乐完工。当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田园居”农家乐正式营业。初期虽以餐饮包间为主,但干净的环境、新鲜的菜品很快吸引了第一批客人。
今年“五一”前夕,杨健延续这份实干与巧思,利用农家乐周边的闲置空地,增设鱼塘、果树园,开辟出露营烧烤区,把单纯的“吃饭消费”变成可玩、可逛、可放松的“短途度假体验”。“要是只让大家来吃顿饭,剩下的时间要么打麻将、要么看手机,这不是我想要的农家乐。”杨健告诉记者,“特意增加这些户外互动项目,就是想让游客多亲近自然,真正感受乡村的烟火气和原生态魅力,这才是‘田园居’该有的样子。”
创业路上,杨健坦言最大的困难是“脱轨感”:“在部队待久了,对地方上的宣传营销一窍不通。”今年“五一”前,他试着在本地平台做宣传,没想到效果远超预期,不少客人来了之后感叹:“原来这儿藏着一家这么好的农家乐!”这件事让他明白,好口碑既要“做出来”,更要“传出去”。
17年军营生涯练就的严谨,成了他的“法宝”:采购土鸡,他会亲自去农户家看;厨房卫生,严格按照部队食堂标准执行;院里的竹子、草皮、鱼塘,都是他一点点琢磨、改造出来的。
对于未来,杨健的目标很明确——继续优化环境,在鱼塘旁的草地种上树木、打造溪流,再引入雾森系统,打造吸引游客的亮点。
对话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这座“田园居”不只是一个休闲场所,更藏着一名老兵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热爱。
策划统筹:张成武 龚莉 廖双来 王虎 王婷
本版文/图:全媒体记者 韩秀嫣 乔森垚
通讯员 李从从 周敏
视频制作:全媒体记者 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