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创新举措 驱动高质量发展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07 保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特约通讯员江彦佐 龚俊 通讯员梁修全)今年以来,保康县紧紧围绕“稳增收、优结构、强机制、促发展”的目标,推出一系列财政创新举措,财政收入实现量质双升。1月至8月,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60.2%,增幅稳居全市首位,并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在湖北尧治河楚翁泉酒业有限公司崭新的二期酿酒车间里,蒸汽氤氲,工人正忙碌有序地作业。这条生产线今年初投产后,企业产能提升40%。

该公司总经理叶寿江介绍,整个二期工程都是县财政出资建设,企业租赁使用。二期建好以后,全厂的形象、品牌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湖北尧治河楚翁泉酒业有限公司作为县内重点税源企业,今年以来,县财政局筹措7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二期扩能项目顺利投产。由县财政局、县税务局等部门组成的服务专班定期走访,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规范财务核算、用足政策红利、及时完成税收申报。

产业扶持上精准发力,在资产盘活方面保康县走在前列。今年5月,保康县率先在全省建立首个县级实体公物仓,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剂。运行至今,已统筹设备1532台(套),调剂128台(套),节约财政资金270万元;依法处置报废办公设备528台(套)、罚没资产102件,盘活资金700万元。

“通过‘公物仓’模式,我们有效‘唤醒’了分散在各单位的闲置资产,重新调配使用,既避免重复购置,也极大提升了资产利用效率,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财尽其效。”保康县财政局局长张海波介绍。

保康县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县财政局联合多部门,积极推进砂石资源处置、矿山生态修复及零星矿产资源有偿出让,为财政带来新的增长点。保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萍介绍,通过市场化方式出让矿权及公开处置零星矿产品,不仅最大化实现资源价值,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开发,推动产业链延伸和结构优化。

同时,保康县统筹过桥资金、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应急转贷等多项政策工具,精准扶持龙头企业。预计全年税费突破亿元的企业3家,超5000万元的企业5家。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财源为基’,全力扶持磷化工、酒业、烟叶、建筑业、康养、旅游等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投入2亿多元,保障全县82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现税收1.07亿元;深挖国有‘三资’潜力,高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近2万平方米,实现非税收入近7000万元,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收突破1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财源建设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机制,为保康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张海波说。

既要开源也要节流。2025年,保康县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压减一般性支出1809万元,清理低效、无效项目41个,节约资金1.7亿元,切实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