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务本务实 真抓实干 推动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06 南漳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19日,中国共产党南漳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南漳县将积极融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襄阳市“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大局,坚定目标、加压奋进,推动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整体提升,为建设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该县坚持以市委“两资三能”工程为主线,以“八个聚焦聚力”为抓手,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在扬长补短中开创新局,在加压奋进中创先争优,全力以赴做大总量、提升能级、增强后劲,全县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

向新求变 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综合运用资源招商、链式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等多种方式,1月至8月,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254亿元,其中包括3个超50亿元的重大项目。立项争资成果突出,紧盯上级政策资金投向,今年争取各类资金10.4亿元,发行政府专项债券5.4亿元,位居全市前列。全省首个市场化融资模式推进的工业园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落地南漳,获得2.9亿元融资支持。项目建设加速推进,1月至8月,纳入“五化”管理平台项目78个、总投资237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个,总投资98亿元。

“三能”跃升积蓄强劲动能。达产释能支撑有力,通过对700余家“四上”企业全覆盖调研及对23家重点企业精准帮扶,企业产能利用率由73%提升至85%,1月至8月,新增产值15.6亿元。技改提能加速转型,抢抓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推动9个技改项目,助力工业新增产值6.1亿元。强链聚能成效显现。通过对35家企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新增产值7亿元。

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积极拓展消费场景,组织重点商超开展促销活动20场,发放消费券20万元,带动消费1.5亿元。培育“乡村推荐官”开展助农直播,销售额达500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带动销售额1.17亿元。住房消费持续回暖,落实购房奖补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

城乡融合 发展格局持续优化

投资6.7亿元的高铁小镇二期、5亿元的源昌五星级酒店、2.85亿元的全民健身中心、1.4亿元的82个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城建项目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四项行动”扎实推进,整合资金4亿元,规划实施30余个项目,着力打造305省道沿线30公里精品示范带,乡村风貌日新月异。

南漳县以交通先行为牵引,积极构建内联外畅的综合路网,襄宜高速南漳段、老河口至南漳高速南漳段、麻安高速李庙互通和九集南互通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投入8400万元完成120公里农村公路升级,67个农村客运候车亭改扩建有序实施。同时,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全面建成,166个村级物流网点完成改造,城乡双向流通更加顺畅。

南漳县始终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通过一系列创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加快实施,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公办托育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有效缓解“入园难”;“容缺办证”新模式惠及6530户居民和3家企业,实现审批服务“不停步”;“联审联办+全程帮办”机制显著压缩审批时间,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南漳县通过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机制,新增返乡创业1280人、城镇就业6800余人,创新设立28个“妈妈岗”基地,帮助3500余名妇女实现弹性就业;在教育领域,建立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机制,投入5700万元推进县一中能力提升和县二中迁建工程,推动2025年高考实现“三提升”;在医疗健康方面,完善重点专科建设与区域协同机制,新增省、市级重点专科2个(累计达50个),推动28家医疗机构实现168项检验结果互认。

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清理盘活资产资源3.92亿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新培育出口企业5家,上半年全县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8%。营商环境持续优化,7项改革入选省级营商环境先行区,“免申即享”事项扩展至61项。

今年以来,南漳县进一步增强服务支点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务实重行、争先创优。深入实施“强基赋能”工程,整顿转化1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培训储备1385名村干部及带头人。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将265家经济和社会组织纳入有效管理,新建党组织17个,“三有”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5%,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64%。

发挥优势 担当作为赋能发展

比较优势是区域竞争的核心支撑。唯有精准识别并不断巩固自身优势,将特色做强、优势做优、长板拉长,方能在激烈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进位出彩。

南漳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正加快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发挥精细化工产业优势,构建“硫磷钛—铁锂钙”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打造百亿级“硫磷钛铁钙”化工产业集群;放大“土特产”资源价值,聚力做强“一杯奶、一袋米、一壶茶、一株菌、一瓶油”“五个一”优质农产品品牌;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加快推进投资108亿元的南漳抽水蓄能电站、50亿元国家储备林、10亿元的龙凤观寨旅游开发、10亿元的水镜庄旅游度假区建设,以及争资5000万元的“全国传统古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推动旅游模式从景点、景区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将文化旅游培育成为县域支柱产业。

优势可持续,关键靠“赋能”。南漳县正通过项目、交通、环境等多维度支撑,推动比较优势加速向竞争优势转化。

以项目赋能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加大招商引资与立项争资力度,实施从“落地开工—入库纳统—达产进规”的全周期闭环管理。加强政策研究、把握投资方向、做实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一批关键性、引领性重大项目。

以交通赋能打通发展“大动脉”。全力服务襄宜高速南漳段、老河口至南漳高速等2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346国道、251省道等6个国省道改扩建工程,总投资5.2亿元,持续推动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助力构建“五横五纵”综合交通网络,让资源要素“流得动、出得去、聚得来”。

以环境赋能提升发展软实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推进政银企对接、用工对接和产销对接,着力破解融资、用工、销售等瓶颈,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本期策划:刘俊 陈月林

本期文字:中共南漳县委宣传部 中共南漳县委政研室

本期图片:谢勇 熊明银 汪博飞 叶启合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