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柳 黎贵波 通讯员王程程)“打开‘湖北三资’小程序,村集体有多少资产、多少资源,全在上面,看得明明白白。”近日,高新区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走进团山镇王湾村,召开精准清产核资户主会,村民们对这种透明化的“三资”管理模式赞不绝口。
去年11月以来,为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底数不清、监管乏力、微腐败易发等痛点,高新区启动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推广工作,完成了全区38个涉农村(社区)清产核资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并于今年7月15日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为高新区“三资”精细化管理筑牢基础。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高新区实施“双专班、双组长、双方案、双包案”工作机制,区党工委领导下沉一线,先后5次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督办;区纪检监察工委开展6轮督导,及时解决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凝聚工作合力;区城乡建设发展中心组建工作专班前往涉农镇(办)的村(社区)现场指导,实时核查村级数据录入情况,形成“上下联动、全程跟进”的工作格局,推动高新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高新区38个涉农村(社区)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与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累计录入集体资产数据3984条、集体资源数据2239条,清理核实集体资产近5.56亿元,梳理出集体可利用土地资源35205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底数。
在强化信息监管的同时,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以严监督举措筑牢“三资”安全防线。在2025年“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受理问题线索53件,立案23人、留置1人。同时,深化“纪巡”联动,今年以来对团山镇、七里河街道的9个村(社区)开展巡察“回头看”,对米庄镇、刘集街道、东风街道的14个村(社区)开展常规巡察,同步推进“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巡察,其间,对移交的5个问题线索进行了快查严办。此外,走访群众百余次,推动27个“三资”管理问题立行立改,切实将监督成效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农村集体‘三资’是村民的‘共同财富’,也是乡村的家底,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该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持续优化“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深化监督执纪与制度建设协同发力,让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