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何永应 徐丹)“以前办手续、跑贷款,得像赶场一样穿梭于各个部门,现在好了,进一趟银行,所有事全办妥了。从提交申请到500万元贷款到账,只用了3天!”9月22日,湖北坎普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人社部门在银行设立的“政银一站式”服务专窗赞不绝口。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因扩大生产面临资金短缺,正是通过该服务,迅速获得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据介绍,我市人社部门联合襄阳农商行、市场监管部门等打破传统模式,将政务服务窗口“开”进襄阳农商行自贸区支行的大厅,通过打造“政务办理—融资对接”综合服务体,实现企业“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有效破解了“多头跑、审批慢、融资难”等痛点。
襄阳农商行自贸区支行位于深圳工业园核心区域,周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2000家。过去,企业办理执照申领、开户、社保登记、贷款申请等业务需跑多个部门,耗时费力。如今,人社部门牵头在此设立“政银一站式”服务专窗,将证照申领、银行开户、就业登记、社保补缴、创业贷款申请等多项服务整合到一个窗口,真正实现了从“群众来回跑”到“部门协同办”的转变。
该模式的核心效能体现在三大场景:执照开户“一日办结”、创业贷款“一站通达”、社保补缴“精准解难”。不仅如此,服务模式也从“被动等申请”变为“主动送上门”。人社部门联合银行组建政策宣讲专班,深入园区实现政策解读全覆盖;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新注册企业信息,安排客户经理在48小时内上门对接,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跨越。
高效的服务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今年1—8月,该服务点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080万元,直接惠及30多家市场主体。而从全市看,今年1—8月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规模30.2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超过去年全年,达205家6.27亿元,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稳定就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政银融合”服务创新,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延伸服务触角,助力更多创业主体“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