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红南 通讯员 刘婧
9月19日,秋雨绵绵,我市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超级稻产能提升现场观摩培训会召开。在南漳县、宜城市的两个示范片,金黄的稻穗低垂,经专家测产,理论单产达873.7千克/亩,相比往年,亩产提高25%以上。
据介绍,“515”行动是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实施的科技服务项目,主要围绕湖北水稻、水产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分别由5位院士领衔,在鄂涉农高校、科研单位牵头组建15个科技服务团队,组织相关专家,对接联系15个县(市),重点开展15项科技服务行动。
优质高产的背后是科技支撑。在南漳县城关镇胡营社区的千亩超级稻产能提升示范片,种粮大户胡传平介绍,在科技服务团队指导帮助下,该示范片不仅采用智能育栽技术,还配套了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
科技种粮的精细化、精准化让参加现场观摩培训会技术人员和种粮大户大开眼界,数字信息化田间观测点里安装有多功能气象站、土壤监测仪、虫情测报仪以及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可实时监测、收集田间“四情”,即天气情况、土壤墒情、作物苗情、病虫情况等关键数据,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农业系统,实时上传到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农户通过手机、电脑即可查看数据,并及时进行管理,相比传统作物管理更加精准,节本增效更加突出。
陈秀国是谷城县秀国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感慨万千:“现在种田可不像以前了,有了科技加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人也轻松多了。”
市农技推广中心党委书记王文建介绍,通过省、市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科技精准推广的助力,更多的种粮大户参与、引领,我市的粮食产能必将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