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童光辉 程备 通讯员覃璐)高端智能化纺纱车间里空无一人,机器自动运转,一根根纤维材料迅速集结,织就成一条条白纱。9月15日,襄阳裕丰纺织有限公司(简称裕丰纺织)新上的7万锭精梳纱线生产线开足马力,为陕西、河北等地的客户赶制产品。
“目前,我们主打的高附加值涤棉精梳纱线,填补了整个谷城市场空白。”裕丰纺织总经理吴军勇说,为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企业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专门从国外引进了行业领先的精梳纱线生产设备,智能化程度相当高,联网并机运行,直接减少60%的工人,工作效率提高20%。
裕丰纺织是谷城县城关镇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为尽快推动项目落地,当地政府与法院携手发力,创新推行“府院联动”机制,成功盘活80余亩“沉睡土地”,优先供给裕丰纺织使用。
“土地上网出让,企业通过竞拍方式获得使用权,流程合法合规,大大压缩了建设周期。”城关镇镇长马超说,去年8月,裕丰纺织开工建设,今年6月份试产成功,现在生产已经走上正轨。
与传统企业“建成再产”不同,裕丰纺织采取“边建设边生产”模式,滚动投入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充,最大限度让产品销售出去,变成可用资金,再投入生产。
“试产当月就售出200吨棉纱,实现产值300万元。”吴军勇说,这种新模式能让现金提前回笼,预计整体投资回报周期会从3年缩短至2年。
前不久,裕丰纺织参加了西安纺织品展览会,并到石家庄等地拜访客户,提前锁定了陕西、河北等地的客户订单。
“订单已经排到12月底。”吴军勇底气十足地说,企业全面达产释能后,将形成“原料采购—智能生产—绿色物流”全产业链条,年销售额可达4亿元,上缴利税超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