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红南 通讯员张自勇 郑恩礼)为保障粮食仓储安全,日前,市植保站组织技术团队深入樊城区田间地头,开展农田鼠害专项调查行动。
技术人员采用夹捕法,在玉米、水稻等大规模连片田块布设捕鼠器械,调查捕获鼠体的年龄、雌雄比例,掌握该地区鼠情发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当前樊城区整体鼠害发生程度为轻发生(1级),雌雄占比为33%,已进入繁殖期末期。主要危害鼠种为褐家鼠,此类鼠种啃食粮食饲料,其排泄物也会对粮食饲料造成污染,存在传播疾病的隐患。
结合调查结果,技术人员同步开设“田间课堂”,向农户演示捕鼠器械安装使用与简易毒饵站制作方法。“以前看着老鼠咬断玉米秆逮不到,现在学会了毒饵站的制作方法,简便又安全,明年一定要在地里多设置一些毒饵站点。”种植大户李拥军说。
针对公众关心的鼠药残留问题,市植保站重点推广“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综合技术。重点引导种植户通过清理田边杂草、硬化田埂、在鼠类易活动区域布设捕鼠器具等方法治理田间鼠害,实现高灭鼠率且无化学残留。“当前我们在樊城区、襄州区、枣阳市设置了农区鼠情普查工作点,未来将进一步在各县区试点,逐步建立鼠情监测预警网络,保障我市粮食生产。”市植保站站长白桂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