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红南 通讯员龚红碧)9月12日,市农机推广中心、襄州区农业农村局和中石油襄阳分公司联合开展“助农保秋收”活动,一行人来到古驿镇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鄂襄豪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机收减损技术、农用柴油、配套保障服务送到秋收一线。
我市是粮食大市,粮食总产稳定在9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61%,其中主粮作物水稻、小麦机收率已达99%以上。市农机推广中心主任王洪波算了一笔账,我市粮食作物机收损失率每降低1%,可实现粮食增收9000万斤左右。
中石油襄阳分公司全市69个加油站为秋收作业农机提供加油打折优惠和站点保障服务,对作业机具多、服务面积大的合作社可实行送油上门服务。
市农机推广中心组织县、乡农机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机收损失率监测,“三级联动”抓减损、保秋收。
老河口市张集镇高湾村春耕家庭农场的400余亩玉米采用宽行和窄行交替布局的模式种植。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促进玉米光合作用,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但由于行距宽窄不一,大部分玉米专业收获机难以对行收获、损失率较大。市农机推广中心联合老河口市农机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对存量机具实施本地化适配改装,降低损失率。经过现场监测,玉米机收损失率在2%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4%。
下一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将组织农机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秋粮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多级联动、多部门协同”抓减损、保秋收,力争今年全市秋粮作物机收损失率再降0.05%以上,水稻、玉米机收损失率分别控制在1.9%、3.4%以内,确保秋粮绿色增产、稳稳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