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霜 通讯员俞娟娟)连日来,面对不利的阴雨天气,襄城区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水稻的收获、晾晒、烘干、收购等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9月14日,记者来到襄城区卧龙镇,该镇53000亩水稻正在抓紧抢收,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刚刚收割下来的新鲜稻子迅速被打包、装车,送入附近粮食烘干中心等待烘干。
“截至目前,镇上已建成两处大型粮食烘干中心。冒着湿气的稻谷经烘干后,就能收入粮仓待售了。”卧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高雄文介绍,卧龙镇借助粮食烘干设备,有效避免了阴雨天气新收稻谷无法及时处理而烂在家中的困境,提升了粮食储存安全性。
在投入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的同时,今年,襄城区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扩大了水稻“订单收购”业务,在各乡镇推广收购“湿稻”。该区种粮大户胡大兵说:“今年合作社以湿稻2.6元/公斤的保底价进行收购,我们不仅省了晾晒环节,种粮收益也更有保障,不用担心连阴雨天气的影响了。”据悉,襄城区玉皇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前与仙桃、湖南等地米厂签订了收购订单,让合作社3000多亩水稻从播种起就“不愁卖”。
9月以来,襄城区还积极组织流动收割机抢收水稻,发动党员志愿者进村助农晾晒秋粮,通过科技赋能和全方位农技服务保障全区约18.4万亩水稻稳产增收,助力种粮农户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