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黎力)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纪委监委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系统推进政治淬炼、专业训练与实践锻炼,深入实施“六大行动”,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有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全周期”培养,筑牢政治忠诚。老河口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教育监督,创新实施“青蓝结对”机制,为每名新录用公务员配备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导师,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和“手把手”业务指导,实现干部培养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强化以案为鉴,依托“清廉老河口”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纪法小课”“纪法微课堂”,定期推送典型案例。组织干部参加庭审观摩、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增强教育代入感。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2场,由纪委书记作廉政辅导报告,围绕典型案例开展专题研讨120余人次,有效强化纪律意识。在强化内部监督方面,开展违规饮酒、打牌赌博等专项检查9次,覆盖留置点、巡察组等工作一线,并对20余名重要涉案人进行回访,主动听取对办案工作和干部作风的意见建议,坚决防止“灯下黑”。
突出“全方位”锻炼,提升履职本领。为增强实战能力,老河口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三场“走读式”谈话模拟演练,由年轻干部担任谈话人、经验丰富的骨干扮演谈话对象,真实模拟办案情景,分管领导和业务专家现场点评指导,有效锻炼年轻干部谈话突破与临场应变能力。针对乡镇纪委业务基础薄弱的问题,实施整建制轮训机制,安排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办案,由协作区骨干“点对点”指导,有效提升基层办案质效。今年以来,乡镇纪委自办案件数量同比增长54.14%,平均办案时长缩短10天。同时,积极拓展干部成长路径,选派18人次赴上级机关参加“铁军训练营”和跟案锻炼,实施内部轮岗22人次,强化多岗位历练。创新“办案单元格”工作机制,由2名骨干和1名跟班干部组成战术单元,全程参与案件查办。目前,该市已有34名干部入选全省审查调查人才库。
强化“全流程”管理,增强工作质效。老河口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智慧办案,选派7名骨干组建大数据分析“先锋队”,参加襄阳市数字化办案专题培训,并在福利院管理、乡村振兴、中小学“校园餐”等6个重点领域建立监督模型,制定29项监督规则,实现大数据技术在案件查办全流程深度应用。在内控机制建设方面,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的工作提示》,严格规范线索流转、处置、结案等11个环节的时限标准,对超期未结案件实行点对点督办。建立信访个案分析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已对18件信访问题发出预警,成功化解苗头性矛盾15起。深化“室组地”协作区建设,根据案件需要动态组建攻坚单元,集中处置重大疑难线索,全面推行“繁简分流”“协作区初审+审理室复核”等机制,以清单式反馈提升案件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处置问题线索数同比增长80.37%,平均办案时长同比下降43.8%,个案平均问题数减少4个。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锤炼干部“硬核”素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纪检监察铁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