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农旅融合+文明实践”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04 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余子威 通讯员 郭小虎 雷莎

花园村地处樊城区牛首镇以北2公里,紧邻“一号公路”,南连302省道,地理位置优越。走在该村乡间小道,白墙黛瓦的民居沿路而建,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家家户户的庭院里花香四溢。

近年来,花园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主线,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成襄西月季苑、金蝉养殖基地、苗圃种植基地、果蔬大棚基地、莲藕种植基地。同时,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遍村庄每一个角落,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新画卷。

农旅融合激发乡村活力

走进花园村的襄西月季苑,大片大片的月季花竞相绽放,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每逢周末,该地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赏花、拍照留念。

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废弃的火车站。2013年,为推进荒地开发利用,在村“两委”提议下,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利用近郊村优势引进资本合作,打造周末村游基地,引种花期长、花色艳的月季,打造月季花海,取名“襄西月季苑”。

花园村在襄西月季苑建立了游客服务中心,重修了堰塘,打造了步行道,开起了农家乐。刚开始,襄西月季苑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但因旅游体验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游客逐渐减少。

2016年,乡村采摘火起来,花园村在襄西月季苑搭建大棚,新增葡萄采摘和垂钓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2022年,花园村村民认为,应紧紧抓住樊城区“一号公路”旅游发展机遇,提档升级襄西月季苑,盘活经营机制,将襄西月季苑打造成集住宿、餐饮、娱乐、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农旅休闲地。

为提升游客游玩体验,花园村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修建绿道,方便游客观赏;新增月季品种、分区域修剪月季造型,打造美丽花海景观。襄西月季苑还配套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在儿童游乐区,滑梯、秋千、碰碰车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在房车露营基地,游客们可搭烧烤架,露营野炊;大棚内新增西红柿、黄瓜等果蔬,可供游客采摘,体验收获的喜悦;新增自助餐饮区,游客们可以在糕点烘焙教室亲手制作饼干、蛋糕、面包等。

2024年,襄西月季苑游客突破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00万元,其中全年采摘业态(春季桑葚、樱桃,夏季葡萄,秋季黄桃,冬季大棚蔬果)收入达100余万元,餐饮业毛收入达60余万元。

农旅融合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欢乐,也为花园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一些农户还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民宿,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下一步,襄西月季苑计划围绕爱情主题打造‘甜蜜月季园’,为情侣、夫妻提供幸福甜蜜的浪漫空间。”花园村村委委员胡金莉说。

文明实践丰富村民生活

近年来,花园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打造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抓好平台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文明实践的工作基础。在平台建设上,创新设置儿童快乐家园、文化长廊、乡贤广场等一批文明实践场所;在队伍建设上,组建扶贫帮困、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等6支志愿服务分队,提高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创新理论宣讲,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宣讲队长,老党员、老教师、青年大学生等为主体的理论宣讲队,开展“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系列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4月,樊城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活动走进花园村,快板说唱《歌颂志愿者》展现了交通秩序引导员、敬老院志愿者在不同岗位上的奉献精神,花园村宣讲员回顾了该村通过盘活土地、深耕产业,实现从“难点村”到“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华丽转身。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花园村注重弘扬传统美德,建设“文明礼仪墙”“道德教育墙”“政策明白墙”,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等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先进评选活动,不断用身边的“微”典型和“微”故事唤醒群众的美德基因。

花园村注重关爱特殊群体,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与法同行,共护未来”主题活动、防溺水宣传、“颂百年风华,传红色基因”亲子阅读等活动,建设儿童快乐家园。近年来,该村开设“四点半”课堂,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以“我们的节日”为重要抓手,花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传统佳节举办运动会、文艺晚会等活动,为村民们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积分超市引领文明乡风

在花园村党群服务中心旁,有一家“时间存折”积分超市,生活、学习用品一应俱全。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能用金钱购买,而是用积分兑换。

积分超市的设立,是花园村为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参与基层治理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村民参与志愿活动1小时,可在“时间存折”上记1分,1分可以兑换价值1元的商品,积分上不封顶,可随时兑换。

村里制定了详细的积分细则,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方面,对村民的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同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相应扣分。

例如,村民主动参与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打扫公共区域卫生,每次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文化文艺活动,根据表现进行灵活打分;敢闯敢干带头致富的,加大打分力度。

此外,花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行志愿服务“星级认证”,根据志愿者“时间存折”积分额度,认定1至5星志愿者,村里会对星级志愿者给予一定的嘉奖。

积分超市的货架上,每件商品都标有对应的积分分值,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积分情况兑换心仪的物品。这种“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全村人居环境明显得到改善,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和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如今的花园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村民积极参与集体事务,形成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