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加强政府债务监督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03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熊丹青 通讯员 吴园园 肖琳

政府债务是财政预算和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意见》,对地方人大加强政府债务审查监督作出全面部署。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8月29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首次在会上作政府债务管理监督调研报告,以监督实效助力筑牢债务风险防线。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债务管理主体责任,依法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债务规模控制在限额内,风险总体可控。管理机制较为完善,成立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风险应急处置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方案,构建了专项债券“借用管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总量管控比较严格,对政府债务严格实施限额管理,债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截至2024年底,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均控制在债务限额内。投向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用于普通项目的新增政府债券78.9亿元全力保障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东津院区等41个重大项目建设,为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议指出,虽然政府债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风险总体可控,但当前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主要是政府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给财政带来较大负担。债券项目“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还不够严格,主要体现在项目投向不够均衡、部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债券资金效益未充分发挥、绩效管理较为薄弱等方面。融资平台监管有待加强,主要是统计监测信息化水平不高,不能提前研判、实时预警。

会议建议,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拓宽偿债资金来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项目收益归集、再融资、健全完善偿债备付金制度等方式扩宽偿债资金来源,缓释偿债压力。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政策效能。优化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决策论证和审核管理,靠前谋划质量效益优、引领作用强的优质项目。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快项目推进,建立健全政府债务形成资产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设置、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坚持底线思维,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完善债务监测和预警机制,做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继续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清理盘活国有“三资”不断挖掘可用财力。健全完善政府债务报告机制,突出报告重点,夯实报告基础。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