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共产党樊城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今年以来,聚焦“两资三能”工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区经济运行提质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稳定向好,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一心四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会提出,作为主城区,要善于从大势中找准坐标,按照省委赋予襄阳新的使命,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在全市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扛大梁、走前列,奋力冲刺千亿级,争当全国百强区,彰显主城担当。
聚焦“两资三能”工程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始终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体推进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区委常委班子专题研究部署12次,示范带动1154个基层党组织全面参与,覆盖1万余名党员。区“四大家”领导班子带头查找问题44个,带动党员干部查摆问题3862个,高标准抓好33个纳入集中整治台账问题销号,并联推进496个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各领域制定修订制度机制102项。强化警示震慑,开展警示教育3611场次覆盖5.8万人次,有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聚力推进“两资三能”工程。争取中省预算、“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11.85亿元,同比增长98.4%。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28个,总投资76.7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入库率达80%,联投汉江中心、新襄阳武商MALL等一批优质项目接续签约、落地、开工,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加速消费扩容提质,引入茶颜悦色等12家品牌首店,落地国潮音乐节等新型消费项目,举办“嗨?樊城”促销活动60余场,带动消费超3亿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航精机二期、航宇嘉泰扩能项目、航天特种装备产业园等29个项目快开工快投产,航宇嘉泰等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78.5%,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5%。持续增强创新动能,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完成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38家,工业投资19.91亿元,同比增长50.5%。
全力建好品质都市。围绕“三区”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打通9个小区8015户不动产办理堵点,帮助群众办证2238套,力生汉江序、天一书院等9个项目入市,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进展顺利。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四项行动”,持续提升91个村(居)村容村貌,张湖村、金牛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全力统筹发展民生。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民生支出占比达84.3%,城镇新增就业10594人,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0户,认定民办普惠性幼儿园30所,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生态友好幼儿园”试点区,综合成绩以绝对优势继续领跑全市。深化“五情研判”处置机制效能,推动全区刑事警情、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2.58%、4.85%,扎实推进“三级书记大接访”活动,登记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8.7%,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两资三能”工程中提拔重用、晋升职级,为20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举办“两资三能”工程专题培训5期、各类履职能力培训40余场次,覆盖干部3000余人次。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违规吃喝集中整治,有效治理行业领域顽瘴痼疾,建立一批维护民生民利长效机制,形成风清气正、干群同心的良好局面。
统筹规划未来 冲刺千亿级百强区
全会提出,当前是决胜收官“十四五”、谋划布局“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全区上下要以“十四五”收官打响樊城“投身支点”第一枪,以“十五五”开局筑牢“建功支点”关键基础。
冲刺“十四五”收官。为打造引领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城区,仍需奋力攻坚、提质提效。一方面要紧盯指标体系补短强弱,针对“三类指标”分类施策,对超进度的12个指标,保持增长动能、扩大领先优势。对达到进度的3个指标,强化跟踪研判与调度,力争超额完成。对滞后指标,要加力加措提升完成度。另一方面要紧盯重点任务筑基垒台,“十四五”期间全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在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城市更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仍要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紧扣立项争资重要部署,提速重点任务落地、重点项目建设,精准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落地,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
抓实“十五五”谋划。区发改局牵头,以定位前瞻、目标可行、任务实操、举措创新为导向,联合专家团队开展走访调研,广泛收集各地各单位意见与企业群众建议诉求,区委、区政府多轮讨论研究,确定冲刺千亿级百强区发展目标,从打造创新型城区、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构建现代化都市产业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8个方面具体制定樊城未来五年的发展着力点。樊城将加快规划编制,聚焦“千亿级”发展目标,突出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综合枢纽中心的功能导向,进一步细化八大领域工作举措,实化引资与争资双拼、产业与企业双进、发展与民生双保行动路径。夯实项目支撑,按照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科学谋划、超前储备原则,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消费扩容、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低空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动态更新规划项目库,超前储备优质项目,为“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实支撑。加强汇报争取,对标省市“支点建设”重点工程与核心任务,形成项目清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立“区领导+部门”常态化对接机制,力争更多政策资金落地樊城、更多樊城元素纳入上级规划。
部门齐心协力 共绘发展新蓝图
全区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全会精神,谋划具体举措落实全会部署。
太平店镇党委书记王浴辉:太平店镇将立足“经济发展新高地,生活休闲旅游后花园”的定位,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纺织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禀赋的潜力,全力以赴抓招商、促投资,强产业、兴乡村,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促进传统纺织产业延链升级。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统筹推进产业融合、城镇建设等各项工作,致力于打造区域性纺织产业基地,为樊城冲刺千亿级、争当全国百强区贡献太平店力量。
牛首镇党委书记程冲:牛首镇紧紧围绕区委赋予“打造产业繁荣、宜居宜游的滨江生态新镇”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一方面攻坚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全力推进保障玉湖冷链、“襄阳·国潮音乐嘉年华”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统筹兼顾抓好乡村振兴,结合乡村振兴“四项行动”,深入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带动基层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区经信局局长武琳:紧扣经济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能级,实行龙头企业“一企一策”,深化服务企业“七大行动”,促进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稳中向好、量质并进。聚焦“两资三能”工程,全力以赴抓项目、强支撑,加速推进航宇嘉泰扩能、中航精机二期等29个项目快开工、快投产,加速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不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着力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全力以赴优结构、谋新局,积极融入全市“十五五”规划,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推动化纤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低空经济为切入点,推动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攀高向新、聚链成群。
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赛晶晶:深入落实全会精神,按照襄阳市“两资三能”工程战略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区级招商引资“招、落、培、处”全流程工作机制,紧盯全年工作目标,聚焦保利低空经济、航宇科创中心、中国铁塔“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全程跟进服务,破解堵点、难点,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确保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高效推进。
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勇:聚焦发展大局,以“两资三能”工程为抓手,紧盯航空航天、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做强招商引资、做优项目服务、做实要素保障,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聚焦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以专班推进强执行、挂图作战提效能,力保项目早开工、快达产。抢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加快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场景开发,抢占发展制高点。
定中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庞玉阳:围绕全会部署要求,以“两资三能”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襄阳新天地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依托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同时,加快推动传统商圈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围绕人民广场、天元四季城等区域,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总部经济、智慧零售等新业态,不断提升区域发展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区发改局局长张玥:强化规划引领,紧扣“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阶段,紧紧围绕“冲刺千亿级、争当百强区”的发展目标,筑牢项目支撑,围绕重点领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深入谋划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强化“立项争资”,全面加大项目统筹、谋划、包装、争取、实施力度,加快推动冷链集配中心一期项目、樊西新城用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等申报上级资金。
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李俊: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两资三能”工程提质增效。加强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通过挂图作战、节点管控、动态跟踪,确保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强化协调服务,实施项目“五化”管理,力促中航精机二期、航宇嘉泰扩能等重大项目快建设、早达效。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以精准高效的服务,为樊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期策划:王茜 丁涛
本期文/图: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张沛 李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