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白璐 通讯员 李玉兰
9月3日,全市教育大会暨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举行,襄阳市第十中学被襄阳市委、市政府授予“襄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份“先进集体”的荣誉,既是对襄阳市第十中学过往奋斗历程的褒奖,也是一段辉煌历史的完美终点。
根据襄阳市教育局关于优化教育资源、推进融合发展的总体部署,襄阳市第十中学已与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合并,实现两校优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传承延续。全新的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将承载荣誉与使命,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开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共同奋斗历程。
党建引领把方向 荣誉见证奋斗路
此次“襄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的取得,是襄阳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办学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诠释。回顾奋斗历程,学校始终将党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以红色引擎驱动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践行“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古训,既做举旗定向的“船长”,又当扎根一线的“水手”。他们长期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站在讲堂传道授业、走进学堂倾听心声,以模范言行凝聚师生共识,汇聚发展合力。
学校创新实施“三个强化”工程筑牢发展根基:强化组织阵地,充分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学习阵地,精心打造集“党员示范岗、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史学习教育走廊、支部特色走廊和廉政教育走廊”于一体的“一岗二室三廊”党建矩阵;强化网络阵地,通过党员微信群常态化开展“五微”活动,即常态化进行微提醒、微谈心、微党课、微展示、微分享,牢牢占领师德师风高地,使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三年来,30余名优秀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百余篇宣传报道被《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双培养”机制成效显著。
在鲜红党旗引领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黄小晶、张小丽等老师甘为人梯、默默奉献;金艳、马礼芳等老师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周颖、屠玉龙等老师锐意创新、追求卓越;张爱红、陈芳等老师爱生如子、润物无声。正是这些“筑梦人”“守梦人”“追梦人”“护梦人”的共同奋斗,凝聚起了学校从薄弱走向优质的磅礴力量,最终赢得了“先进集体”这一崇高荣誉。
梦想育人显特色 立德树人结硕果
在党建引领凝聚的磅礴力量基础上,学校将政治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创新性地打造“梦想教育”特色品牌,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
以“筑梦成长,育才兴邦”为核心理念,学校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梦想育人体系。在环境育人方面,精心设计校徽、校歌、梦想同心圆、梦想之翼雕塑和梦想长廊等文化符号,让校园处处成为滋养梦想的沃土。在课程建设方面,构建以“四大节庆课程”(“诗样年华”读书节、“绳彩飞扬”体育节、“歌舞青春”艺术节、“智多星”科技节)为核心的梦想课程体系,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成长跑道。
学校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梦想育人的重要保障,通过“三抓三促”(抓行风促业务、抓常规促效益、抓研修促品牌)打造德才兼备的“梦想导师”。郭蕾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搭建城乡教育桥梁;王立洪名师工作室通过教研活动辐射带动区域教师成长。李艳、刘宇等30余人荣获“师德标兵”“卧龙名师”称号,徐萌、黄越等30余人次在省、市、区青教赛及精品课赛事中载誉而归——他们既是梦想的播种者,更是学生身边鲜活的圆梦榜样。
在全体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梦想教育结出丰硕成果:小学部一、二年级“五模块·无纸化”模式在全市推广。晏楚越等多人获评市级“新时代好少年”,李宇芃等多人在各级赛事中摘金夺银。更令人瞩目的是,学校连续多年获得“襄城区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中考特殊贡献奖”等荣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梦想孵化园”。
融合创新向未来 砥砺奋进谱新篇
站在梦想育人取得丰硕成果的新起点上,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先进集体”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教育教学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坚实基石。
如今,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积极推动教育资源整合,将襄阳市第十中学成熟的“梦想教育”体系与该校原有办学特色深度融合,有效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依托两支核心队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一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管理团队,正立足新的发展起点,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多元高效的育人新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展望未来,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将持续做实“梦想教育”,始终以培养具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的时代新人为核心使命。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打造让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品牌学校。新征程上,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为每个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襄阳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