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红南 通讯员黄锋)9月8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到枣阳市调研深化高标准农田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全市落实好规划设计会审机制、质量管控机制、建后管护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把该项民生工程抓牢抓实。
初秋的田野上,金灿灿的玉米、水稻等即将迎来丰收。在七方镇常庄村,胡勇一行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高标准农田项目机井、渠道质量整改情况。目前,该地已采取疏浚沟渠、引水灌溉等措施,解决了137亩农田灌溉问题。胡勇强调,要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扛牢政治责任,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战,以务实举措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地见效。同时,要让农民全程参与规划、建设、监督和管护,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官村曾因镇村无管护制度导致泵站闲置。目前,该村落实了管护主体和责任,解决了泵站电费问题,5个泵站已投入使用。胡勇走进恢复运行的泵站,督促当地政府强化运营管护,落实管护资金,压实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建后管护的监管责任和乡镇、村管护主体责任,探索“投融建运管”试点建设,推行由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运营管护机制。
在罗咀村,光伏补建项目整改完工。在付庄村,工人们铲除出现质量问题的渠道抹面砂浆,经高压冲洗、清洁处理后,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高标号砂浆进行抹面施工,加强洒水养护,并对渠道上破损的下田埠面板进行拆除重建。据介绍,2011年至2024年,枣阳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6万亩,占20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70%。胡勇要求,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的同时,要再次开展工程质量“回头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确保每个环节规范有序、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