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8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卓越教师(1)

卓越教师(2)

资深班主任

模范班主任

十佳班主任(2025届)

十佳班主任(2023级)

十佳班主任(2024级)

十佳师德楷模

十佳师德标兵

十佳管理干部

十佳备课组长

十佳教研能手

十佳教学能手(2023级)

十佳教学能手(2024级)

十佳岗位能手

全媒体记者 张丽 通讯员 石恺頔 琚书婷 王利华 文/图

赓续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9月9日上午,襄阳四中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扬大会在该校至美楼报告厅举行,向全校教师致敬,为广大教师送上祝福。学校领导为2025年“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楚天名师”“襄阳市先进工作者”“市骨干教师”“市骨干班主任”“市教坛新秀”以及学校“卓越教师”“资深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十佳师德楷模”“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管理干部”“卓越团队”等共计219人、332人次优秀教师颁奖。

2025年高考,襄阳四中高分云集,闪耀荆楚。6人取得湖北省领先的好成绩,物理类3人在全市遥遥领先,北大清华录取31人(其中裸分录取22人,强基计划录取9人),600分以上754人,本科特殊招生线过线人数高达1958人,41名同学通过军校、招飞等录取,各项数据均位列全省前列。学校也因此荣获“襄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作为高中学校唯一代表在全市教育大会上发言。社会认可襄阳四中,家长信任襄阳四中,学生在这里成为家国栋梁。

近年来,襄阳四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激励,全面育人,办学质量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先后有8名同学高考成绩在湖北省遥遥领先,457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444人获得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奥林匹克竞赛金奖或一等奖。尤其是新高考最近三年,高考成绩屡创新高。2023年高考,陈至妤取得了湖北省历史类675分的高分;陈思涵取得了物理类706分的好成绩。2024年、2025年高考,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连续保持30人以上,600分以上、过本科特殊招生线人数均领跑全省,托举万千学子从中学课堂走进高等学府,从逐梦幼苗成长为家国栋梁。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襄阳四中坚持“党建为核、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文化为魂”的“七为”办学特色,引领学生“追求卓越,臻于至善”,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

过去的一年,学校切实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护航;过去的一年,学校持续发挥名校优势,大力推进教育帮扶,深化智慧云校建设,助力县域高中振兴;过去的一年,学校深化、强化师资建设,着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过去的一年,学校多措并举办“暖心实事”,持续提高教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

过去的一年,学校成功举办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为校守史、为校增光、为校聚力;学校荣誉加冕,蝉联“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荣膺“中国百强中学”称号,荣获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记功奖励(集体),智慧云校作为湖北省高中典型案例入选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受到国内外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广泛好评;全年获国家、省、市优质课一等奖40余人次,新增立项课题5项,顺利结题4项,肖利军、周俊等20余人获国家、省、市大奖。成绩的背后,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的志向和抱负,是全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桌一讲台,一师一生情。师者如光,微以致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的教育使命,襄阳四中校长刘明国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大家筑牢师德根基,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希望大家提升育人智慧,做涵养素养的“大工匠”;希望大家弘扬至善文化,做学校发展的“大丈夫”。

一张张烫金的证书,一条条鲜艳的绶带,既是荣光,也是责任。教师们纷纷表示,将珍惜荣誉、砥砺奋进,以身边榜样为镜,追求卓越。用心用情,用智用力,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