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母丹丹)9月5日,记者从襄州区获悉,今年该区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力争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秸秆收储工作,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秸秆收储大户和专业化收储企业。
按照合理布局、方便运输、满足需求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秸秆收储站点,形成“区有龙头企业、镇有收储中心、村有收储点”的三级秸秆收储网络。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价格形成机制,根据秸秆种类、质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秸秆收储价格,保障收储主体和农民的利益。
全力推进秸秆多元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鼓励农民采用机械粉碎还田、深耕翻埋还田等方式,将秸秆直接还田或转化为有机肥还田。加强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制定秸秆还田技术操作规程,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示范活动,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识水平。
积极发展秸秆养畜产业,支持养殖场(户)购置秸秆加工设备,开展秸秆青贮、黄贮、微贮、颗粒饲料等加工利用。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秸秆饲料化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鼓励饲料企业与养殖场(户)合作,建立秸秆饲料生产加工和供应体系,拓宽秸秆饲料化利用渠道。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示范推广力度,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举办现场演示观摩会等方式,让农民和企业直观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优势和使用效果,提高技术和设备的普及率。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研发,解决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建立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和奖励,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该区将在全区范围内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具有自身特色的镇村和企业,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展示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模式,提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