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提升古城人居环境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02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霜)9月5日,新闻发布会上,襄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春光表示,襄阳古城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广大市民世代生活的家园,襄城区将聚焦群众需求,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古城有机焕新与居民幸福安居有机统一。

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建设更有温度的宜居古城。襄城区将以“微更新、微改造”为主要路径,实施街巷综合整治工程,注重保留街巷肌理和历史风貌,重点针对背街小巷,开展以优化交通微循环、畅通地下排水管网为核心的“里子工程”。同步推进“美丽街巷”创建,加强精细化保洁,营造整洁、安宁、安全的居住环境,守护好古城的“洁、净、美”,让老街巷焕发新容颜。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圈。襄城区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补齐社区养老、幼儿托育、文体活动等短板,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升级扩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居民就近就医,努力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强化生态与文化赋能,塑造城景融合的独特魅力。襄城区将充分利用功能疏解腾退出的宝贵空间,“见缝插绿”“见空补景”,精心规划建设一批兼具休憩、观赏功能的口袋公园、社区花园和绿色廊道。同时,持续推进以汉江风光带、护城河为核心的生态景观修复与提升工程,贯通滨水绿道,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漫步赏景”,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度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延续千年古城的乡愁记忆。襄城区将探索腾退房屋的活化利用,将部分空间用于建设社区书店、邻里文化中心、非遗工坊、小型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支持举办民俗展示、文化讲座、非遗体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古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真正成为一个既充满市井烟火气,又洋溢浓厚人文温度的活力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