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兴会)9月5日,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樊伍峰表示,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疏解市中心医院南院区部分功能,同时多举措保障居民就医不受影响。
樊伍峰表示,疏解古城富余医疗资源,既是为了促进古城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打造襄阳古城5A景区,又是为了提升襄阳城市影响力。通过与知名医院深入合作,打造辐射南襄盆地的区域医疗中心,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目前襄城区常住人口约36万人,而襄城区现有15家医院,每千人口床位数9.95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够有效满足市民就医需求。疏解市中心医院南院区部分功能后,市卫健委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保障古城居民看病就医不受影响。
支持襄城区人民医院一期工程今年9月投入使用,并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推动市中心医院和襄城区人民医院合作,引导古城外群众就近在襄城区人民医院就医。
有序搬迁市中心医院南院区部分床位,保持襄城区医疗服务水平总体稳定。按照“减规模、优流程、保功能”的思路,2026年同济襄阳医院建成后,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将先行搬迁部分床位至同济襄阳医院。市中心医院南院区暂时保留门急诊、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妇幼重症中心、介入中心)、留观病房及部分科室床位,实现“规模精简但服务不缩水”的目标。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济襄阳医院),力争2026年上半年投入运营,着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形成东津新区高地引领、各县(市、区)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吸引市域内外更多患者到东津新区就医,减轻中心城区诊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