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金晶 通讯员 叶真元
“我们社区地处樊城老城核心区,夜市繁华,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治安压力大,平安稳定是头等大事。”近日,记者在樊城区屏襄门街道回龙寺社区采访时,社区党委书记喻蓉说道。
近年来,回龙寺社区党委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推行“治安联防共建、矛盾调处共商、重点人群共助”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10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2%,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巾帼文明岗”“樊城平安社区星级单位”等荣誉称号。
治安联防共建,织密平安“守护网”
“多亏了巡逻队及时找到我父亲!他患有老年痴呆,那天晚上走失后,全家急坏了,是巡逻队员在街边发现并把他安全送回来的。”一说起不久前父亲走失的事,居民胡先生就感激不已。这温暖的一幕,是回龙寺社区共建安保力量、守护居民平安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回龙寺社区创新“1+3+N”联防机制,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整合派出所、物业公司、街区商户三方力量,发动老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N个群体参与,组建一支由10人组成的“共享巡逻队”,实行“三班两运转”巡防模式,守护辖区平安。
这支队伍强力震慑犯罪,贴心服务群众,为繁荣的“夜经济”保驾护航。
据统计,自该巡逻队成立以来,已累计处置突发事件60余起,社区滋事类警情同比下降30%。
矛盾调处共商,巧解居民“千千结”
“感谢社区,圆了我的下楼梦!”因老旧小区无电梯,像程爷爷这样的高龄居民被“上下楼难”困扰多年。
近年来,回龙寺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建立“五级联动”调解体系,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志愿者—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架构。
为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社区整合资源,成立了由社区民警、专业律师、社工及热心妇女“樊爱妈妈”组成的“巧解”妇女小组,用“拉家常”“板凳会”等方式,把法、理、情结合在一起,巧妙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为推进电梯加装等民生实事,“巧解”妇女小组成员记不清爬了多少次楼梯,但看到老人们终于能下楼散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巧解”妇女小组成立以来,已吸纳成员150名,为群众安装电梯8部,办实事106件。
特殊人群共助,当好心灵“守护员”
“社区不仅救了我的孩子,也救了我们的家。”说起社区对自己家的帮助,居民周某(化名)的家人感慨万千。
社区综治主任在一次排查中发现,居民周某性格有点缺陷,已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立即启动联动机制,联合管段民警、心理咨询师、社工机构及学校老师、亲属组成帮扶小组,多次上门做工作。一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缓和紧张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主动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就业帮扶,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为其办理低保。
在大家的帮助下,周某的家庭关系逐步恢复和谐,一家人重新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据了解,回龙寺社区将社会心理服务作为“强基赋能”的重要抓手,实施“12335”重点人群帮扶工程,即建立1个心理咨询室,组建2支专业队伍(社工+志愿者),提供3类服务(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生活照料),覆盖3类重点人群(精神障碍患者、刑释解教人员、独居老人),实现5个100%(建档率、随访率等)。
目前,心理咨询团队已为居民、学校提供专业服务10余人次,覆盖社区500多户家庭。
回龙寺社区党委书记喻蓉告诉记者,通过“三共”联动机制的深入实践,社区矛盾少了、治安好了、人心暖了、幸福感强了。这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联防联控化解矛盾、精准服务促进和谐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托起了回龙寺社区的平安幸福“大厦”,也为破解社区的治理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回龙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