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特约通讯员杨韬 向宗涛 通讯员童美珍)近年来,县教育局始终牢固树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理念,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采取“新建+改建”双路径,同步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精准匹配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不断缩小区域、校际教育差距,切实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9月1日,全县各所学校正式开学。走进位于城关镇土门村的县中职学校新校区,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设完工,整个校园焕然一新。
服从保康教育布局调整大局,县中职学校锚定“两区合一”目标,提前规划、主动布局、迅速行动。利用暑假施工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高效率推进校区建设,全力确保9月如期开学。
县中职学校总建筑面积4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2100名学生,能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学位紧张的现状,为学生提供功能齐全、环境优良的学习生活空间,进一步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惠民无小事。今年,保康将县中职学校、县实验中学、县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建设项目,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监督项目清单。通过全程跟踪督办、严把质量关口,把群众期盼的入学关键事,切实办成惠及民生的“心头大事”。
县实验中学是依托原中职学校城关校区改建而成的公办初级中学,于今年3月正式设立。学校通过“盘活存量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的改建模式,既节约建设成本,又快速填补了区域学位缺口,让周边学生实现家门口就近入学。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整洁温馨,令人眼前一亮。
“从今年秋季开始招收七年级学生,每年招生计划为250人,可以有效解决保康县熊绎中学学位不足问题,同时满足城南片区和城关镇部分村学生就近上学。”县实验中学校长黄文华表示。
位于城南社区的县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已新建完成,园区占地2500多平方米,办学规模6个班,招收120名幼儿,配备24名教职员工。
据了解,针对城区学位不足的问题,县教育局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力度。目前,城区学校布局更为合理,就学压力大大缓解,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