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世翠 通讯员 汤雯禹
清晨五点半,城市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致远中学教学楼内的一盏灯已经亮起。高二(16)班的门被轻轻推开,班主任张锋剑走了进来,他仔细擦拭讲台,整理好课桌上的书本,随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郑重写下一行字:“你怎样,未来便怎样。”
“孩子们学习很辛苦,希望他们一大早走进教室就能获得满满的正能量。”张锋剑望着黑板上的字笑着说。
担任班主任八年来,张锋剑始终坚持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校,真情陪伴学生。作为历史教师,他注重以爱育人、思政育人,用行动诠释“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内涵,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同事敬佩的优秀教师。
张锋剑深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当好思政育人的“播种者”。每天下午课前,他会组织学生齐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以激昂的旋律振奋学生精神,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精心筛选近500篇优质文章分享给学生和家长,引导大家从《逆境中的毛泽东》中学习斗争智慧,从红军长征、延安精神等相关内容中汲取奋进力量。此外,他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以杨根思“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激发学生攻坚克难的勇气,利用国史党史、中国成就视频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情怀,激励他们奋发学习。
张锋剑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课前十分钟,他会播放学生心仪大学的宣传片。视频中,未名湖碧波荡漾,清华园银杏繁茂……有学生感叹道:“老师,原来梦想是有颜色的。”他微笑着回应:“它也可以是你的颜色。”讲述“学霸寝室四人全上985高校”“中专生逆袭上北大”的真实故事时,他总会告诉学生:“不是他们特别聪明,而是他们敢想敢拼。”
在班级管理方面,张锋剑大胆创新:不以成绩选拔课代表,“进步最大”“态度最积极”者也可当选;对成绩排名年级第一的学习小组,自掏腰包请吃比萨;推行“书法小师父”结对辅导,鼓励大家共同进步。曾经字迹潦草的学生小杨,在“书法小师父”的帮助下进步显著。小杨在周记中写道:“第一次觉得我的字配得上我的梦想。”
张锋剑认为教育学生需家校合力,着力当好协同育人的“桥梁”。在家长群里,他及时分享育人经验、班级动态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创新开展“家长督学”活动,吸引家长主动报名轮流值班,监督学生背书打卡。此外,他积极开展家访,上门劝导缺勤学生,为家长排忧解难,足迹遍布城乡。
“若连清晨都控制不了,又怎能控制人生?”张锋剑经常鼓励学生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从教11年,他坚守“勤到班、勤陪伴、勤观察、勤谈话、勤反思、勤学习”的“六勤”准则,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他直言,看到学生茁壮成长、学业进步,得到家长广泛认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张锋剑的全心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带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更有良好的精神品格,懂感恩、敢担当,眼里有光、心中有梦。
如今,这名将“三个不相信”精神融入教育的老师,仍以萤火之光照亮学生成长路。他说:“我愿做他们人生剧本里的‘旁白’——虽不响亮,却足够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