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杨柳 黎贵波 通讯员 张肖 徐颖
近日,在团山镇振华宇科智慧产业园内,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机械臂以每秒5次的节奏将电容嵌入主板,误差不超过发丝直径;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数家新招引企业正忙着装修;民城路上,月月都有项目开工……
“团山镇锚定‘产业强镇’目标,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团山新篇章。”团山镇党委书记、高新园办主任赵海涛表示。
推动“两资三能”工程
提质增效
8月26日,民城路旁的湖北先盛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制造项目正式开工。该公司总经理李志强介绍,项目将利用襄阳市威邦机械有限公司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从事机械零部件加工、机械设备研发、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推动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强链延链。
一墙之隔的楚云机电智能配电装备产业项目,4台大型吊机正在进行厂房钢构施工。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20日开工以来,加紧建设,两栋研发大楼楼顶正在铺模,封顶在即,年底竣工投产将按期实现。
实施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机制,保障从资金对接到开工建设的无缝衔接。目前,团山镇13个重点项目开工,总投资45.6亿元。实施闭环管理,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产业强镇,谋划在先。赵海涛介绍,上半年,团山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方向,走访重点企业20余家,摸排辖区企业扩产意向与资源潜力,形成项目清单和问题清单,提前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同时,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将立项争资作为“两资三能”工程的关键突破口,构建“谋划、储备、申报、建设”全链条工作体系,建立“重点支持领域清单”。
截至目前,团山镇已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项目21个,总投资27.8亿元。获批项目7个,获批资金8742万元,其中,国债项目3个,获批资金1836万元;中央预算项目2个,获批资金5606万元;省预算项目2个,获批资金1300万元。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日前,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发布了《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团山镇以第31名上榜2025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充分显示了该镇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力。
美好的发展前景,背后都是良好营商环境的精心培育。日前,振华宇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深圳市襄阳商会会长王晓惠,在高新区科技创新暨襄商回乡行动大会上坦言,近年来,振华宇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创造的300多亿元产值,是园区企业深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领域的坚守,更是家乡这片热土赋予的机遇与能量。
10多年来,振华宇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围绕电子产品延链补链强链,招引26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入驻,在园区内打造了一条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实现了“襄阳造、全球销”。
赵海涛介绍,团山镇始终将服务项目发展作为核心任务,践行“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理念,领导班子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加速优化营商软环境,赋能发展硬实力。
截至目前,团山镇工作人员分组开展“企业大走访、诉求大排查”活动30余次,靶向破题,化解企业“成长烦恼”。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校企对接会,帮助凌瑞机械、超卓航空、泰和电气等企业获得融资2.1亿元。
政府用心扶持,企业发展信心坚定。今年以来,团山镇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20.2亿元。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
今年以来,团山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作风建设与破解发展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度融合,推动党员干部在真抓实干中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暖企的生动实践。
铸魂固本,筑牢思想根基。团山镇坚持教育先行,用“领学带学+警示教育+研讨交流”的模式先学一步,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委(扩大)会上专题学习18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清晰把握政商交往“亲”“清”边界,从思想源头筑牢防线。
躬身力行,优化服务升级。团山镇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变问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以“店小二”精神下沉一线纾困解难,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严督实查,强化监督护航。团山镇坚持严字当头,紧盯干部作风风险点,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筑牢市场主体权益防护网。对损害营商环境、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处并通报曝光,以严明的纪律和清朗的作风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站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历史节点,赵海涛表示,团山镇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抓实“两资三能”工程,锻造产业强镇的钢筋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