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融合“产教评” 培育“新工匠”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05 高新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杨柳 黎贵波 毛祥 通讯员 许晨月 张嘉伟

8月22日,高新区召开“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建设动员会。记者从会议上获悉,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印发了《2025年襄阳高新区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支持襄阳高新区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三年行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以服务高新区“五个高地”建设为重点,围绕产业工人“卅”字形职业发展体系,推进高新区“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建设。

产业工人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凝聚推进“产教评”建设合力,全力以赴推动“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产教评”生态链建设新局面,为高新区建成“五个高地”贡献产业人才力量。

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建设探索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决赛中,湖北德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普电气)获得成长组三等奖。

2020年,德普电气在全省企业中率先提出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主持制定全国锂电池检测工职业标准,编制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企业培训竞赛率、职业技能认定率、能级工资协商率均已超过省定标准,有效破解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为新能源测试装备国产化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长期以来,高新区坚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以技强企、以技强区”工程,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在全市率先开展技能工匠出国留学深造、一线工人技能展示“星光大道”、推行新型“师带徒”制度,营造了产改促创新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高新区企业在深化产改、推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中车电机探索产业工人全周期成长路径,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工作中的示范作用。葵花药业从去年开始,扎实开展自主职业技能评价,积极推进产业工人素质全面提升。此外,大力电工、襄阳轴承、美利信、双林轴承等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智能工匠和数字人才等方面各有特色、成效明显,为高新区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样板区”

《计划》总体要求和目标提出,完成“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样板区”基础搭建,形成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育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的“三方九出”框架。到2025年底,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和竞赛参与率≥90%、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率≥60%。规上民营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和竞赛参与率≥50%、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0%,建会百人以上企业能级工资协商率≥65%。全面提升现有高新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效能,培育10家以上“产教评样板企业”,建成5至8家“产业学院+实训中心”联合体,推动“高新工匠”培育。

“襄阳高新区是‘火车头’‘主引擎’,‘火车头’要想速度快、动力足、牵引强,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大军。”动员会上,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园区,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高新区将围绕产业工人“卅”字形职业发展体系,打造“产教一体、评用结合、动态升级”的技能生态链样板园区,为高新区建设“五个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的产业工人队伍支撑。

接下来,高新区将通过培训竞赛提质、评价认定赋能、协商签约落地,掌握工人素质提升情况、全面落实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权、完善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指导“产教评样板企业”和“产业学院+实训中心”联合体建设,推动“高新工匠”培育。

确定目标增添发展新动力

《方案》显示,围绕产业工人“卅”字形职业发展体系,以高新区为载体,充分激活企业技能人才培育主体作用。

《方案》提出,支持企业自主培育技能人才、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培育数字人才、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加大技能人才供给、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推动企业、院校、政府深度协同,打造“产教一体、评用结合、动态升级”的技能生态链样板园区,为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新经验”。

《方案》提出了近期目标(2025年底)、中期目标(2026年)、第三年行动目标(2027年)。近期目标与高新区提出的目标一样。

中期目标提出,参与“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企业覆盖全区50%规上工业企业,形成“企业出题、院校解题、评价验题”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争取培育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家,打造一批“工匠型”企业,高技能人才占产业工人比例达45%,争创全省产教融合先进园区。

第三年行动目标提出,规上民营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率达到省定标准,全面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建成全省一流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样板区”,带动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35%以上,成为“产教评”核心支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