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宋萌 雷莎)盛夏时节,樊城区牛首镇张湖村的千亩藕塘碧叶连天。村民周恩孝站在新硬化的产业路边,看着满载莲藕的货车平稳驶出,笑意盈盈:“路平了、机井通了,莲藕出村再不用看老天脸色。”
就在数月前,这条路还坑洼泥泞,运输艰难。今年4月,在牛首镇召开的党员群众座谈会上,周恩孝直言道路破损之困。牛首镇党委书记程冲当即牵头成立专项小组,踏勘现场,叩开农户家门,将群众“槽点”变成党委“靶点”。
从“纸上学习”到“脚下行动”,牛首镇一体推进“学查改”。镇党委构建“班子带头学、机关集中学、党员全员学”的分层学习格局,9次专题党课在田间地头开展。
机关深学笃行,40余名机关党员在10次学习研讨、2次案例剖析中碰撞思想,把学习力转化为服务力;基层精准滴灌,37个村(居)的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交流研讨,基层党组织书记用乡音土话解读政策纪律,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阡陌间扎根。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最终由群众检验,张湖村的道路难题正是转变作风的试金石。程冲三度组织张湖村干部与群众代表恳谈,引导大家共绘“硬化道路+打通灌溉机井”的惠民蓝图。
资金短缺怎么办?程冲主动协调,申报镇级扶持项目,以“村级自筹+上级补助”破局。工程如何监管?专项账户全程公开,资金明细月月上墙,村民监督直抵末梢。短短三个月,千余米产业路焕然一新,清泉随新井涌流,惠及700余名村民。
张湖村并非孤例。在“一线工作法”推动下,牛首镇党员干部50余次深入基层,20余条民声诉求化为12件暖心实事:在春芳营村、李沟村清淤沟渠3.5公里,护佑千亩良田;在刘官冲村打通1.2公里“断头路”,改造危桥……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更是信任的催化剂。牛首镇力推“阳光政务”,民生项目、政策落实在官网村栏一览无余;每周三天“书记大接访”敞开言路,村级“三资”管理扎紧“制度篱笆”……程冲表示,牛首镇将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