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赵亚丽 通讯员郑涛)小小的铁钉、不起眼的西瓜皮、随手丢弃的烟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一旦从高空坠落,便可能成为“凶器”。近日,襄城区检察院通过“个案办理+源头治理+全民普法”的综合治理模式,联合多部门精准施策,全力整治“高空炸弹”,守护群众“头顶安全”。
“我就是随手一丢,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以后再也不敢了……”日前,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史某(化姓)满脸懊悔。
去年10月,襄城区余家湖街道某小区居民史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发生矛盾,独自在家借酒浇愁。为避免被妻子发现,他将空酒瓶从阳台抛下,导致楼下轿车引擎盖被砸出大窟窿。今年6月,襄城区检察院以高空抛物罪对史某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其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此案虽仅造成财物损失,但坠落的酒瓶已对公共安全构成现实威胁。”案件承办检察官表示,高空抛物绝非“小事”,即便小物件从高空坠落,也可能因重力加速度造成致命伤害。
案件办结后,襄城区检察院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辖区高空抛物现象并非个例,不少居民深受其扰。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治理难题,该院主动延伸检察职能,部署开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
今年7月,案件承办检察官先后走访余家湖街道办事处和余家湖派出所,详细介绍辖区高空抛物案件的危害,并送达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书,提出三项具体治理措施:依托网格员开展以案释法,构建抵制高空抛物的社区舆论监督体系,拓宽法治宣传覆盖面,提高居民知晓率;在高层住宅公共区域、重点活动场所加装高清广角监控设备,筑牢技术防范屏障;建立社区、物业、公安、住建、城管等多部门联动巡查与快速响应机制,提升综合治理协同力。
相关单位负责人当场表示,将迅速部署落实整改措施,合力织密辖区安全防护网。
“以前只知道高空抛物不对,今天才明白高空抛物可能构成犯罪!”7月29日,襄城区检察院将法律课堂搬进史某案件案发小区,居民们围绕讲解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一个鸡蛋从25楼落下,冲击力足以使人死亡;一个铁钉从18楼抛下,能插入颅骨。”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高空抛物的社会危害性及可能承担的刑事、民事责任,并指导居民遭遇此类事件时如何有效取证维权。
“这种‘家门口’的普法接地气、听得懂,只有大家的法律意识真正增强了,小区才能更安全、更和谐。”小区物业人员李先生说。
据了解,襄城区检察院将持续跟踪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同时,常态化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聚焦高空抛物、扫黑除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民生热点,以更生动的普法形式增强群众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