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童光辉 程备 通讯员 胡娟 张晓宇
“三二一,开机!”日前,随着一声令下,谷城县第二届“大美湿地·城市绿心”科普教育摄影和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各地摄影爱好者用镜头定格美丽瞬间,彰显“两山”理念引领下的绿色发展新成果。
谷城地处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东南部,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境内汉江、南河、北河三水环绕,形成了2133.6公顷的河流湿地,观测到126种鸟类,植物共计120科345属476种。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先后获得国家重要湿地、全国候鸟迁飞通道重要栖息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多张“国牌”,荣获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围绕“大美湿地·城市绿心”定位,谷城切实做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文章,以高水平保护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
民生为本见实效。投资300万元打造果树基地,化解湿地范围内农业生产与鸟类保护的矛盾;投资290万余元刷黑道路7.2公里,增设路牌、安装路灯,方便7000余人出行;对100余亩绿化带进行改造,修建汉江步游道800米,恢复湿地植被18亩,进一步美化出游环境。
科普宣教强功能。建成870平方米科普宣教中心,以沉浸式体验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安全教育,成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谷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建成湖北省湿地保护教育学校,新增3000米湿地科普长廊和诗词长廊,举办“诗词进机关 书香润湿地”活动,让“大美湿地”化身“大美诗地”。
项目建设重保护。修缮7800平方米亲水平台和木栈道,新建环水步道3300米,绿化河谷大桥桥下空间20000平方米,实现了“路网提档、水网畅通、绿网增量”目标,湿地公园成为全民共享的绿色空间。
共建共管促发展。联合辖区9个村(社区)成立专兼职湿地巡护队伍,按照“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管护”要求,联合开展绿盾行动、清网行动、候鸟护飞专项行动等,严惩各类违法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始终把‘两山’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担负汉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重任,努力打造湿地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谷城样板’,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胡毅力说,今年正抢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机遇,向上争取近7亿元资金,谋划实施湿地修复、水系连通、生态绿道等一批重点项目,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级,惠及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