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科技赋能下的“头顶安全”如何更可持续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05 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兴会 通讯员 余紫桐 王津

一个鸡蛋从25楼抛下可致人当场死亡,一根铁钉从18楼掉落可插入人的颅骨……高空抛物的破坏力远超人们的想象。

近年来,高空抛物引发的矛盾和官司屡见不鲜。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理高空抛物呢?襄州区尝试通过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相机等科技手段,治理群众的“头顶之患”。该手段效果如何?8月2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小区安装相机监控高空抛物

襄州区航空路70号是襄州区农业农村局的一个家属院。该小区有两栋超过7层的楼房。在每一栋楼房对面的墙上,都安装有一个镜头向上的相机,它们就是去年5月由中国电信襄州分公司安装的高空抛物监控相机。

中国电信襄州分公司项目经理吴磊告诉记者:“如果发生了高空抛物行为,我们可以迅速找出物体是从几楼丢下的,快速找到当事人。”

襄州区委政法委政法智能化建设工作股负责人张磊介绍,为老旧小区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相机,是襄州区委政法委建设智慧平安小区的其中一项内容。

原来,襄州区委政法委在对老旧小区进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时发现,部分老旧小区房屋楼层较高,楼下是人行通道,发生高空抛物,可能带来严重危害。

对此,襄州区委政法委共投资270余万元,共建设了30个智慧平安小区,在符合条件的10个小区里,安装了37台高空抛物监控相机。这些相机24小时开机,时刻守护着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能监测到物体被抛落的轨迹

那么,高空抛物监控相机是如何守护居民安全的?效果如何?

吴磊介绍,高空抛物监控系统能监测到物体被抛落的轨迹,自动保存视频,并在保安室弹出报警提示,“哪怕是一只鸟飞过或一片树叶飘落,系统都能监测到。”

一旦发生高空抛物行为,保安会到现场进行事件调查,还可以根据系统保存的视频查看物体被抛落的轨迹,这样一来,就能轻松、精准地找到高空抛物的责任人。

襄州区光荣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谭红生说,没有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相机的时候,发生高空抛物造成居民的财产损失,社区工作人员要一层楼一层楼地寻找相关责任人,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谭红生说,自从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相机后,如果再发生高空抛物事件,社区工作人员不用再逐户排查询问,只需调取视频,物体被抛落的轨迹在视频中清晰可见,由此可以精准找到相关责任人,社区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对于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相机,居民纷纷表示支持,认为此举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感。

襄州区农业农村局航空路70号家属院居民王合强说:“既能防盗,又对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好处,咋不支持?”

治理高空抛物 期待长远之策

以科技手段遏制高空抛物行为,尽管成效显著,但后续维护有一些隐忧。

一次性投入虽解决了高空抛物监控相机的安装问题,但设备维护、系统升级、数据存储等长期成本需要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面对资金困局,民间资本正成为破题关键。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不少商住小区的物业企业开始重视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系统。

以樊城区的领秀中原小区为例,今年初,该小区新选聘的物业公司进驻后,出资对小区环境进行了改造升级,其中,安装了16个对空摄像头,专门监控高空抛物行为。

该物业企业负责人聂胜告诉记者,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系统之前,该小区有两栋楼的少数居民时不时地往楼下扔垃圾,有了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后,这些行为再没有发生了。

由此可见,民间资本的进入,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形成良性循环——安全水平提升带动了物业费交费率提高,物业公司有动力持续优化安防系统。

张磊表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层治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这意味着高空抛物治理从“政府独奏”走向“社会合唱”,科技赋能下的社区“头顶安全”有望找到可持续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