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坚韧妈妈托举女儿叩开兰州大学校门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04 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朱月皎

热爱文学、钟情绘画、擅长英语,18岁的蒋思是一个文艺少女,也是兰州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数智人文创新班)的一名准大学生。

在蒋思的童年记忆里,爸爸的身影总定格在火车站的月台。3岁那年,她随妈妈魏小红从福建回到襄阳老家。次年,弟弟出生,爸爸继续留在广州打工,妈妈独自在襄阳照顾她和弟弟。

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成长环境和就学环境,十多年前,魏小红和丈夫掏空积蓄,并咬牙向亲友借了数万元,在襄阳购置了一套住房。“当时想着有了房子就有了根。”魏小红摩挲着房产证说。

然而,受经济环境影响,丈夫的收入日渐减少。魏小红主动走出家门,通过打零工为孩子们编织起逐梦网。

蒋思上初一的那个暑假,魏小红带着蒋思在家附近的游乐园做保洁。她戴着橡胶手套清理场地,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去年三伏天,魏小红在大湾区工业园区做绿化管理,正午的柏油路能煎熟鸡蛋,和工人们一起户外作业的她脖颈后晒得脱了皮。

魏小红的勤恳、负责赢得了老板的认可,老板不仅给她发奖金,还表示希望她长期干下去。然而,就在这时,她敏锐地发现,少了她的督促,孩子们的成绩悄然下滑。她毅然辞去这份难得的稳定工作,回归家庭,重新守护起书桌旁的灯光。

去年,魏小红考取了育婴师证。从此,她的生活成了精准的钟摆:8点赶到雇主家照顾孩子,傍晚6点下班后,匆忙赶回家给孩子们做饭。

后来,蒋思凭借努力考入襄阳五中,弟弟也升入中学。

当时,买房欠下的债尚未还清,爸爸汇来的生活费日渐减少……无形的重压笼罩着这个家,敏感的蒋思一度变得焦灼、沉默。

“不能让孩子们的梦想因家境困难而折翼!”魏小红果断拿出房产证,向银行贷款5万元,一半用来还欠亲友的债,另一半给两个孩子交学费。

“这是妈妈抵押了‘家’换来的。”蒋思深知这5万元的分量,此后更加努力地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协助妈妈料理家务、照顾弟弟。

“这些年,不管日子多难,妈妈一直靠着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一片天。”蒋思说,妈妈就像一朵倔强的向日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她始终乐观、坚韧和开朗,昂起头,向阳生长。

如今,手握兰州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蒋思,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

虽然襄阳到兰州的路途遥远,但无法阻挡她求知的脚步。“我可能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不管日子多难,我始终坚信学习能够改变命运,未来会更好。”蒋思说。

在由襄阳融媒体中心、市慈善总会、襄州区民政局及雲毅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毅”起圆梦·百万托举助学活动中,蒋思获得5000元助学金。

这个暑假,蒋思在家自学大学英语课程,为即将到来的学业挑战提前做准备。她还计划入学后申请勤工助学岗位,争取拿到奖学金,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