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村社共建”模式跑出招商“加速度”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03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金银 通讯员 杨紫晶

7月18日,随着湖北绿芯农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本地注册,襄阳市供销社引进的鄂西北精品小西瓜供应链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从6月30日签约到企业注册仅用18天,跑出了襄阳农业领域招商引资新速度,更标志着襄阳市供销社创新推行的“村社共建”模式结出硕果。

项目规划:三期工程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在高新区黄庄社区项目部,山东星昊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正与技术人员核对智慧大棚设计方案。

“项目分三期推进,2025年一期将建成500亩智慧农业大棚和智能化分拣中心,采用水肥一体化、环境调控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小西瓜种植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王伟介绍,二期工程计划以黄庄基地为核心,向周边县(市、区)扩展5000亩温棚种植,同步建设种苗繁育中心、数字交易中心和测土配肥基地,形成“种苗供应—技术指导—肥料配送—产品回收”的全链条服务。

三期工程将于2027年启动,规划建设1万平方米脱水蔬菜加工车间和乳酸菌泡菜生产线,推动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000万元,税收超过350万元,带动周边2000户农民增收,形成覆盖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模式创新:“村社共建”激活基层网络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寿光”,王伟道出选择襄阳的关键——襄阳市供销社创新推行的“供销社+‘村两委’+农户”党建引领“村社共建”模式,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村(社区)、农民合作社优势,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聚集农村资源要素。

2024年9月,襄阳市供销社立足高新区“城郊融合型”区位特点,在黄庄社区试点成立全市首个开发区村级供销社,由黄庄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襄阳供销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销售、再生资源回收等业务。

“过去村民种地靠经验,现在供销社提供测土配肥、农机租赁、技术培训一条龙服务。”黄庄社区党委书记张青山说。更关键的是,供销社将农村环境治理与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在社区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既解决农村废弃物处理难题,又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营商环境:供销品牌增强投资信心

“供销社的金字招牌是项目落地的定心丸。”王伟坦言,企业与山东供销社合作多年,形成的信任基础是重要考量。此次襄阳供销集团拟参股项目,更让企业坚定了投资信心。

据襄阳市供销社合指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社以“强基工程”为抓手,创新“两个跟进”机制——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到哪里,基层社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布局到哪里,基层社建设就跟进到哪里。通过织密基层服务网络,既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又搭建起招商引资新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黄庄社区,这片曾经的传统农田,即将崛起为集智慧种植、精深加工、数字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襄阳市供销社以改革破局、以服务聚力,正书写着新时代“凤凰栖梧”的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