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龚雪琴 通讯员肖潜 程杰 许耀)连日来,襄阳军分区组织民兵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锤炼应急应战能力。在持续高温天气下,谷城县、襄州区、老河口市等地人武部联合应急、水利、救援等部门,密集进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水平,确保汛情来临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谷城县军地联合在汉江庙滩喻家湾段举行2025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演练模拟累计降雨量达100毫米至150毫米的暴雨天气下,汉江水位暴涨,出现管涌、漫堤及群众被困等险情。该县人武部、县气象局、县水利局、庙滩镇民兵应急排、蓝天救援队等70余人参演,设置气象水文观测、堤坝抢筑、水上救援等课目。民兵在水利技术人员指导下,运用反漏压盖法打木桩、垒沙袋封堵管涌,协同无人机和水上救援飞翼,成功营救被困群众并转移至安置点。演练中,民兵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但他们冲劲不减,有效检验了预案,提升了军地联合处置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
连日来,襄州区人武部紧贴防汛任务实际,开展预案修订、物资储备和专业训练。针对高温挑战,该区人武部组织30余名基干民兵骨干开展充气艇组装与操作、水上搜救技术、无人机灾情侦察等专项演练。同时,伙牌镇、古驿镇、石桥镇的90余名基干民兵围绕堤坝管涌封堵、群众转移疏散等开展在岗训练。通过实兵实装拉动演练,民兵们锤炼了应急反应与协同配合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防汛抗洪抢险能力显著提升。
在老河口市,该市人武部联合应急管理局、急救中心、蓝天救援队等单位在汉江段举行防汛应急演练,模拟汉江水位上涨、群众被困险情。各部门克服高温天气,出动冲锋舟4艘、橡皮艇1艘、无人机2架,高效开展应急抢险、群众转移、医疗救护等课目演练。信息传递、力量调度、现场救援等环节衔接有序,检验了军地联合作战和快速响应能力。该市人武部指挥员表示,此次演练深化了“以练代备、随时转战”的成果,确保汛情来临时能快速响应、有效救援。
通过系列高温下的实战练兵,襄阳民兵应急分队应战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已做好全天候待命准备。襄阳军分区将巩固演练成果,持续筑牢防汛“安全堤坝”,为应对汛期挑战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