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葡萄藤下结出“共富果”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07 保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特约通讯员陈泉霖 陈梦鸽)8月15日,在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一片生态葡萄园带来了清甜果香。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这片果园的发展红利惠及多方,成为撬动乡村增收的“甜蜜支点”。

走进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的生态葡萄园里,一串串紫黑透亮的巨峰葡萄、晶莹饱满的阳光玫瑰挂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每逢周末,这里便成了乡村游的热门“打卡地”。

“去年在这里采摘过葡萄,今年又特意过来采摘葡萄,顺便来这里游玩,推荐大家都来采摘葡萄,欣赏风景。”游客黄荣说。“这里的葡萄又大又甜,味道很好,这边风景也很好。”游客李东豪亦称赞道。

葡萄能赢得游客青睐,离不开精心管护。大棚葡萄技术员田龙杰穿梭在葡萄架间,细心观察果实长势。“我们种植的葡萄用农家肥,从来不打农药。把叶子留足,保证透光要好,还要控制水分,保持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这样才能保果稳产。”田龙杰解释道。

正是这样的绿色种植理念,让刘家坪的葡萄成了“放心果”,回头客一年比一年多。

“我们村有葡萄大棚30个,面积13亩。葡萄园里种植了巨峰葡萄和阳光玫瑰两个品种。每年产量3万斤,产值40万元左右,7月份上市,能一直销售到10月底。”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葡萄园负责人王智兵介绍。

这串数字背后,藏着“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的密码——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协调配套设施,每年能增收近4万元;王智兵牵头的合作社负责统一管理、拓宽销路,每年纯收入达10万元;周边农户则在园里务工,既能挣工钱,还能学习种植技术,日子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