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打造宜居宜游滨江生态新镇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06 樊城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雷莎

8月14日,记者在牛首镇国潮音乐节项目现场看到,平整的土地上钢架结构拔地而起,舞台轮廓初显。

这是牛首镇资源要素高效转化、发展动能持续激活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牛首镇将“两资三能”工程作为核心牵引,围绕“打造产业繁荣、宜居宜游的滨江生态新镇”目标,奋力书写着经济跃升、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激活资源要素 产业发展强劲

经济发展,项目为王。牛首镇紧盯“两资三能”工程,以全局谋划、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为项目落地护航。上半年,妞妞产学游、中厨厨具升级改造、关圣彩灯节等8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功入库,新增投资额2.65亿元。云行直播主题公园、雷霆赛车、汇金源厂房建设等11个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相继实质性开工,开工额高达4.29亿元。

资源要素的精准投放与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催生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今年1月至7月,全镇完成工业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3.27%;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惊人跨越,达到20.34亿元,增幅高达129.46%;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8.06亿元,增长14.94%,各项指标在全区名列前茅,经济底盘愈发坚实。

“此外,依托樊西八大市场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创新推动物流‘地网’、数字化‘天网’、供应链‘金网’、服务商贸‘商网’深度融合。”牛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康泽光说,玉湖冷链智慧冷库主体完工,填补鄂西北高端冷链空白。中通一期、好邻居生鲜配送中心投入运营,与传化公路港协同发力,构建起“地网+天网+金网”的智慧物流生态圈,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农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活力迸发

近年来,牛首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全镇持续优化种业布局,积极探索优质蔬果选种与种植模式创新。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小麦产量30445.18吨,油菜籽产量2729.4吨,蔬菜种植面积达4.2万亩,均超额完成目标。

以智慧赋能农业产业,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方向,大力推广“三优两增一稳”、水稻机插秧、玉米单粒精播等高效技术,农田里智能灌溉设施精准滴灌,物联平台监测着作物生长。引进试验小麦、水稻、玉米新品种32个,组织新机具、新技术培训9场,科技的力量让小麦平均亩产达666公斤,油菜玉米轮作单产跃升至658.3公斤。

打破传统农业藩篱,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交融。牛首镇引导注册7家农产品销售企业,助力种植大户品牌化经营。开展电商培训3场,惠及300余人次,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关圣古镇、襄西月季苑、普陀花海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如明珠闪耀,今年上半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直接带动3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乡村活力在融合发展中持续迸发。”康泽光说。

提升治理效能 幸福底色更足

发展的终极落点是民生福祉,牛首镇以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服务能级。

社会救助精准覆盖,累计发放低保金554万元,为139户低保家庭申报因灾临时救助54.2万元,向1998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99.76万元。“三留守”群体关爱持续深化,帮扶慰问困难党员群众75人。“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岗位480余个,新增就业709人、返乡创业73人、高校毕业生创业13人,稳稳托起百姓饭碗。

聚焦“一老一小”迫切需求,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免费体检、爱心义诊,心理健康防线同步筑牢。辖区8所中小学均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一对一”咨询与“一对多”讲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空。

借力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全镇大力推进全域绿美生态建设,完成春季造林1100亩,绿化道路13公里、渠系6公里,打造森林乡村7个。水环境治理同步发力,清淤河道5公里,实施生态修复64公顷,乡村颜值与生活品质实现双提升。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牛首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全民反诈、“平安到家、敲门行动”等活动,精细化管理重点人员,社会治安环境得到全面净化。

严守安全底线,安全生产监管常抓不懈,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宣传横幅广泛设置,覆盖辖区的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从重大项目工地到智慧农田,从关圣古镇的游人如织到村庄街巷的平安祥和,牛首镇以“两资三能”工程为笔,饱蘸实干与创新的浓墨。“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两资三能’工程,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四项行动’,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全方位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助力樊城区‘一心四区’建设行稳致远。”牛首镇党委书记程冲说,未来,牛首镇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